一年一千億只是夠撒牙縫啊,今年距離收官還有三個多月,就今日優鮮目前這個勢頭,不改變宣傳口徑,很有可能給你干到2個億的用戶規模去,甚至3個億。
假設用戶規模在今年內真的突破3個億的規模,今日優鮮得兌付252萬億的補貼,就算再有錢也經不住這么大的窟窿吧,基金會又要扶持基礎科研、又要扶持教育、又要做保障住房,還要給寧州試點方案兜底。
光是一個今日優鮮,一年就干掉25萬億進去,這還得了
搞不好,把市場做起來了,最后自己成了先烈。
正因為如此,各路資本看似大規模退潮,但其實也是在作壁上觀,緊盯著的呢,如同在那天上盤旋著的禿鷲,就等著你翻車然后下來啃噬你的血肉。
要是耍賴,信用肯定會大損,而且被噴死,這個時候各路資本也不介意助攻一把,暗中帶帶節奏,所以很多人都盯著今日優鮮接下來該怎么面對之前夸下的海口。
要真一年砸25萬億進去兌付,各路玩家也心服口服,俯首膜拜送一句你夠狠,你牛批大發了,我惹不起
會議室里,陸鳴十分肯定地道“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增長太猛不是壞事,這是剛性兌付不假,但又不是讓你當期兌付,調整空間是很大的嘛。”
今日優鮮平臺的用戶注冊量飆升到了1億規模是不假,但目前為止上線的城市是15個,而這1億的用戶量卻是來自全國范圍內,在上線的15個城市之外的用戶是沒法使用的。
按照平臺的補貼規則,用戶可以提前注冊,并且注冊成功之后就能查到賬戶上的余額規模,今日優鮮的補貼是當天每個用戶最高231元天,這筆錢如果當天沒有用會自動扣掉。
不過扣款并不是從用戶注冊成功之日開始計算,而是從用戶的注冊所屬地,平臺在當地城市上線之日開始計算抵扣,比如一個用戶在這個月注冊了,但他所在的城市要在半年后才會上線,那么它的額度則是在半年后開始計算抵扣。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規則,大家才會快速注冊,并且都在耐心等待,反正注冊了這福利是跑不掉的,就是晚一點上線而已。
陸鳴旋即問道“目前平臺每天產生多少剛性兌付流水”
首席執行官立馬回答“每天大約3億2900萬左右,也就是說以現在的剛性兌付,一年下來大約1200億左右。”
聞言,陸鳴沉聲說道“解決同期剛性兌付規模過大的問題不難,減緩后續城市擴展就行了,這樣就可以均攤下來,用空間來換時間,也就避免了擠兌被迫在一年內兌付8000多億。”
因為一年8000多億的剛性兌付是建立在全部用戶1用戶同時使用的情況下,也就是每天都要兌付231個億的流水。
但目前的情況是只有15座主要城市在實際補貼兌付,假設平臺就維持這15座城市的運營,那每天的補貼兌付就是不到33個億,一年1200個億的樣子。
陸鳴環視眾人道“我們搞這個平臺的另一大目的是打擊資本頂上老百姓的菜籃子,現在資本退潮了,至少是按兵不動了,我們急什么慢慢搞就是了,主動權在我,新用戶盡管注冊就是,注冊了我們一定會兌現。”
其實平臺是留有余地的,此前的宣傳口徑是在今年注冊的用戶即可享受為其1年的補貼,但是并沒有說從什么時候開始補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