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國內某投資機構,該機構投研部一批分析師正在會議室里研討。
“天盛資本公布的150個品種,研究了一整宿,坦率講大部分我看不懂陸鳴選擇它們的核心邏輯是什么。”說著,這名三十多歲的分析師旋即精神一抖擻,頗為興奮的說道:“但也不是一無所獲,我覺得我看懂了他選擇銀行板塊的邏輯。”
“你這么一說,我也挺好奇的,銀行股作為A股市場壓艙石一般的存在,那么多家銀行陸鳴為什么選擇平、寧、昭這三家銀行?”
之前那名分析師旋即環顧一眾同事說道:“昨晚我仔細比對了國內所有銀行的數據,發現正好就這三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低,其中寧博銀行最低,只有0.76,而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也名列前茅,其中寧博銀行超過了500%的撥備率,經過了一番仔細的研究比對,我得出的結論是國內這么多家銀行股,除了平、昭、寧三家別的都沒法玩兒,難怪陸鳴只配置這三家銀行股。”
寧博銀行不良貸款比率0.76的不難理解,意思就是100塊錢有0.76元收不回來,就是爛賬。
所謂的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指的就是一家銀行萬一出現窟窿了,有多少資金來補這個窟窿,寧博銀行超過500%,也即是說假如出現了1個億的窟窿,這邊有5個億的資金隨時頂上去填補窟窿。
之所以出現如此之高的撥備率是因為國家有規定大型銀行的業績增長不能超過10%,原因在于銀行股是大A的壓艙石,銀行股的利潤幾乎超過整個大A所有上市公司一半的利潤,可見銀行是有多賺錢了。
可見,如果銀行股上漲過快對整個市場形成虹吸效應,就會產生嚴重的抽血現象。
但問題是,也不能不讓這些銀行不發展,可業績有這么好,強壓上漲明顯做不到,但必須做到。
而解決的辦法就是提高撥備率,本來1:1的比率撥備就可以了,業績好那就抬高比率,像寧博銀行直接就給了5倍的撥備率。
那么當它將來的不良資產率實際上沒有這么多的時候,這些資金就能反應到業績上來。
“的確,除了這三家銀行,其它的銀行的確一般,尤其是寧博銀行,復權后的股價已經從2014年6月份的3塊多漲到了今年6月份的9塊多,一年一倍,可以說是銀行股中成長性最好的一個標的,天盛資本看懂了國內的銀行,所以重倉了寧博,我們也看懂了,建議跟隨建倉這三大行,現在跟著建倉成本雖然比天盛高了,但考慮到其成長性,非常值的重倉,給陸鳴抬抬轎子也無妨!”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
事實上,陸鳴在銀行板塊的除了重倉這三大銀行之外,其實還看重了另一家銀行,也就是由儲銀行,可以說是跟寧博銀行不遑多讓的一個銀行標的。
不過由儲銀行目前還沒有上市,得三四年后才會登陸大A,也沒打算去一級市場參與該行的投資,等上市了在從二級市場建倉,到時候銀行板塊的布局肯定是少不了建倉由儲銀行這個標的。
除此之外別的銀行股陸鳴基本上沒有什么**。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末消息面發酵,在一陣熱議與分析中,迎來了7月4日周一,也是步入下半年來的首個交易日。
……
(Ps:今天沒了,已經肝到意識模糊,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