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客氣了。”
江夏很謙虛的回答說:
“我與王師兄,當真是一見如故的,又是一起經歷過事情,如今一起搭伙做那鳳山墟市的生意,自是可信之人。
我先表明態度,長老不必擔心我把外門變成自家地盤,這里的管理權,始終在長老和王師兄手里。
我只是提一點小小的建議。”
說著話,江夏從納戒取出一份卷軸,遞給了三寶長老。
后者接在手中,打開看了看。
里面書寫的是外門的具體教條,林林總總三十二項。
用詞簡單準確,從外門弟子的衣食住行,到每日修行的時間安排,再到具體的晉升制度,一應俱全。
看的長老連連點頭。
萬事都得有綱領,綱舉目張乃是做事正道,有了這份東西,外門的事情就有了個大概的方向。
而江夏,還在一旁解釋自己的構想。
他說:
“我對修行界了解不多,但也見過一些散修,還與三雀子馬提書有過交流,以我所見,這修士什么都好,就是每日太閑暇了些。
這樣是不行的。
就算不說投入與產出的效率,單說修行一途,就不該這樣,無論何種功法,都要講求一個張弛有度。
一天十二個時辰猛修,再聰明的人,也要被修傻了。
因而在我看來,外門弟子的修行,就要合理安排時間,每人一日修行最多不要超過三個時辰。
剩余時間分出一個時辰,去學制器或者丹藥煉制。
剩下除去休息的四個時辰,其他時間,便要用來為宗門服務。
我已和王師兄說過這個問題好多次了。”
江夏說的興起。
又從納戒中取出一份墨霜山周遭地圖來,這是他在鴻雁會買的,很是精致,很是精準,大小山川莽林都有記載。
他將地圖放在桌上,指著其中勾畫的幾個顏色不同的區域,對三寶長老說:
“這是咱們墨霜山周遭千里的地形,我請三雀子和王師兄都看了,我三人合計,將周遭地區,化作四個區域。
用作我墨霜山外門,和他三雀山弟子們修行歷練之地。
凡人區域不必多說。
那是給剛入修行的弟子準備的。
他們每日可用挪移陣去鳳陽郡城,昆侖坊自有每日布告,收集周圍城中,村鎮的消息,比如猛獸傷人,比如鬧鬼,比如尋找貴重之物。
又或者凡人商會請求押鏢鎮宅之類的事務。
這些剛入修行,還無力討伐靈異的弟子,便可去接取這些難度不高的布告懸賞,完成之后,昆侖坊會用仙錢,靈石做報酬,這也算是自力更生!”
老江加重語氣,說:
“修行,也是份工作。
我輩修士,怎么能一心想著靠宗門接濟?我是覺得,若一個修士連自己修行都養活不起,如此無能,那也別修仙了。
再者說,這般事務由他們去做,也是練練心性,練練身手,不至于成為只會修行的廢物。”
“嗯,有理。”
三寶長老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顯然老江的話,說到他心坎里了。
他摸著長長的白須,頗為遺憾的說:
“老夫當年就是忽視了這一點,只顧著讓六福一味修行,待他入存真后,才發現六福的各項見識經驗都極差。
雖有法器護身,但每次宗門比斗,都要落到末流。
小友所說這一點,老夫絕對贊成,
但其他這三個區域,又是何意?”
長老指了指顏色逐漸變深的三個區域,問了句。
老江信心滿滿的說:
“這三個區域,分別對應練氣境前中期,后期和巔峰期的修士,長老且看,墨霜山周遭雖然沒有危險的秘境洞天。
但我聽施睿師兄說,在鳳鳴國邊境,因多年前的大戰,留下了一些亂葬崗,常年被靈氣育養,讓那幾處已變成了陰靈盤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