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中第一發炮彈落下的時候,武陵國的軍營大帳中,大軍統帥還穿著單衣,在油燈下,捧著一本佛經鉆研。
倒不是說他有多喜歡這玩意。
主要是國情如此,不讀不行。
其他大國里有科舉掄才,如鳳鳴國這等小國都有類似制度,比如孫大人就是這套科舉制度的受益者。
武陵國也有科舉。
但他們在考校圣人之學外,還會單獨列出一科,靠佛法佛理,這個規矩是當年天一大和尚成就苦海大能之后,便出現了。
直到現在,八十余年,三代人的時間,已讓它成為武陵國的“傳統”。
而苦木境東土諸國,除了幾個內部有非靈氣秘境世界需要探索鎮壓的大國之外,其余國家都是承平已久。
有仙人在上照拂,已有近二百余年,未曾發生大的戰事。
這種情況下,以苦木境的凡人文明體制,這帶兵打仗的活,就實在是算不上美差了。
這位武陵國統帥雖為國朝在外率軍征伐,將數個效果納入國朝羈縻,已算是立下赫赫戰功,但其實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并不高。
本就為文人輕賤行伍。
文人那個圈子他是混不進去的,想要繼續官運亨通,就只能走取巧的路子,在為國征戰的同時,好好鉆研一下佛經。
走一走國中有名的居士,主持,護法們的路子。
不過國中官吏好佛法空談,但卻沒有影響到武陵國軍隊戰斗力。
人家軍隊征伐,是隨軍有護法和尚的。
整日說殺生為護業,斬業非斬人之類的瘋話蠱惑,讓武陵國軍隊為信仰加持,打起仗來倒也有股悍不畏死的氣勢。
畢竟大和尚們說了,為國戰死,乃是善事,亡魂入佛門靈境,安享快樂,下輩子投胎也有緣法,一定會大富大貴。
這面臨死亡時,若是知道自己死后會去個好地方,人的勇氣也會生出更多。
也沒有誰來指責大和尚們亂說。
畢竟死人,是沒辦法開口的,對吧?
總之,這支一千五千人的大軍,對外號稱十萬,三日前從一個附庸小國中出發,估計再有一天半就能到達鳳鳴國邊境。
名義是應鳳鳴國太子的邀請,前來“接應”太子登基。
雙方都說好了。
只要太子成為鳳鳴國君主,就像武陵國稱臣,也不必納貢,更不必繳納金援。
只要開放國境,許武陵國和尚們前來鳳鳴國傳教就好。
這種事,武陵國過去幾十年可沒少干,最先是從自家國境周圍的小國開始,然后往更遠處的國家推進。
直到現在,武陵國與鳳鳴國相隔五千里地的大片區域里,已經多是武陵國的附庸,和尚們在這些小國里傳教的速度,那是非常快的。
都已經是專業人士了。
“轟”
夜里的一聲巨響,將讀佛經讀的昏昏欲睡的大將驚醒,后者反應還算快,一把丟掉手里的經書,抓起了手邊長劍。
唰的一聲,抽出半截來。
這把劍靈氣溫潤纏繞,一看就絕非凡俗,應該也是佛門法器。
將軍正要呵斥責問,這剛起身,又是十幾聲巨響,在距離軍陣大營更近的地方響起,似乎還聽到了慘叫聲,讓他心頭一緊。
也是在同時,一個頭盔都沒帶好的校尉,手忙腳亂的沖進大將軍帳,指著外面,結結巴巴的說:
“將..將軍,打...打過來了!”
“誰人打過來了?”
大將一陣氣急,但還沒失去理智,大聲喝問道:
“鳳鳴國?有多少人?從哪個方向來?剛才的巨響,可是修士施法?”
“夜中看不清楚,將軍,只是軍前哨陣已被天火所毀!估計不是鳳鳴國兵卒,那般巨響烈焰,實在不想我輩凡人能弄出的動靜啊!”
校尉也是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