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尾極其順暢,沒有一處有問題。
杜老等人聽得入迷,腦海里更是各種可能浮現,直到柳蕭話音已落的時候,眾人還沉浸在剛剛柳蕭所說的數據中久久沒有回到現實。
足足過了五六分鐘,眾人才慢慢反應了過來。
“啪啪啪!”
在杜老的帶領下,四五個研究員紛紛鼓掌。
任老說實話有點聽得發蒙,但看到眾人鼓掌,自然是明白事情成了,也連忙鼓掌慶祝了起來。
“我們的量子計算機,看來指日可待了!”
杜老興奮道。
以前的這些高精尖發明,可都是國外的專利,然而現在,馬上就要被彎道超車!
好幾次工業革命締造了西方眾多發達國家的國力,國內雖然追趕了好多年,但仍舊有著巨大的技術差距。
普通人可能感覺不來,但身為科學家,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他們的嘔心瀝血。
杜老半輩子歷經風塵,就是為了大國崛起,而現在已經看到了真實的成果,又怎能不興奮?
只要有個真正的量子計算機,提升了科學技術的算力,那國內所有的科研進度,必然會出現爆發式的提升!
國外nasa為什么要花好幾百億上千億的資金投資建粒子對撞機?
那種長寬幾公里的龐大大物,運行一次所耗費的能源和算力,都是恐怖的存在。
但nasa還是毅然決然的建了,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研究粒子,才能源源不斷的解開物理問題。
為什么國內要用一個龐大的山谷建造一個天文信號鍋,還不是為了研究天文物理!
而特斯拉一直投資的載人航天和智能技術,波音公司一直投資的航天飛機技術和引擎驅動技術。
這些都是在往里邊大筆大筆的砸錢,但毫無例外,大家都砸的非常開心。
可這一切,都不如一個量子計算機來的實惠!
有了量子計算機,毫不夸張的說,數億億兆次的運算速度,完全可以模擬出所有的技術。
引擎技術不合格,把數據輸入量子計算機,用概率學強行證偽就行了。
材料工程找不到最好的合金材料,也不要緊,把材料性能輸入計算機,再度用概率學強行證偽。
一百種材料相互融合,所有的配比,可能是100的100次方種可能。
通過傳統的計算機模式,分析所有的材料可能是絕對不現實的,那可能得超級計算機運行上億年才能實現。
而對于量子級的計算機,快點可能一個月就能實現,慢點一年也足以搞定了。
而航天和引擎的發展,靠的就是材料工程和引擎技術,通過大數據強行篩選出性能最佳的一個不就成了?
什么引擎實驗室、大型材料合成車間,通通不需要。
只要一臺計算機,一套數據代碼就可以實現,而且效率要比人工要高出成百上千倍,容錯率更是超過人工億萬倍!
甚至夸張一點,強子對撞機的研究,也能通過量子計算機來模擬出來...
種種好處,杜老已經不敢往下繼續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