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感慨。
近代以來,國外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有名的科學家,一個牛頓一個愛因斯坦,足足把西方文明推進了四五百年。
而天朝呢,雖然科研人才也不少,但能力強的,就那么一些。
說實話,能走到現在這種程度,靠的也只是天朝人孜孜不倦的努力罷了,一直以來,都缺少一個超級天才,像是愛因斯坦那樣的能把文明帶向一個高度的超級天才。
“大家坐穩,最好把安全帶都系好,雖然可能沒什么用。”
柳蕭看到氣氛忽然有些奇怪,連忙開口開了句玩笑。
“你這小子。”
鄭老頓時破防。
“我說的是實話么,兩萬公里的時速,一旦機器出了問題,安全帶什么的和紙糊的沒區別。”
柳蕭笑著攤了攤手,一副無奈的樣子。
“那你還在座位上裝安全帶?”
鄭老沒好氣的指了指座位上的黑色帶子。
“安全感很重要嘛,好了,大家請做好,我們馬上啟動。”
柳蕭輕輕咳嗽了一聲,整個人都正經了起來。
航天器一共有三種模式,一種是地走模式,速度可以到六百公里每小時。
第二種是飛行模式,速度最高兩萬公里。
第三種是航天模式,速度最高也是兩萬公里。
當然,第三種模式放在這個簡易版的航天器上,看起來有些雞肋,但事實上,這個功能一點也不雞肋。
雖然受限于簡易版的材料關系,這玩意速度提升不起來,但能進入太空空間,本來就是一種質的提升。
這意味著以后不需要載人火箭,就可以送人進太空,而且安全系數極高!
要知道,月球和藍星的距離也才38萬千米,就算用這個簡易版航天器進行飛行,最多二十個小時也就到了,而要做的,就是在航天器上備上幾個核動力電池罷了,成本極低,單趟成本可能十來萬就下來了。
相比起每次超過十五億的火箭登錄,這成本是真的毛毛雨。
進入太空這種事,柳蕭現在心里還沒什么底,雖然數據可靠,但他也不想輕易嘗試,還是讓杜老那邊找人來實驗吧。
而今天要試的,主要就是這第二種模式,飛行。
“開啟飛行模式。”
柳蕭按下按鍵,指示燈稍稍閃爍。
伴隨著滴的一聲輕響,航天器下邊為了地走模式設計的輪轂緩緩收縮。
而后,一股強勁的動力自下發動機口閃出,呈現一種淡淡的藍色,將整個航天器托舉在地面之上一米多的位置。
“磁場是看不到的,但這種附帶風壓的磁場正好分解了可見光,將無色的太陽光呈現出了藍色。”
柳蕭怕其他人不明白,看著全景視頻,緩緩解釋道。
“這...怎么一點聲音都聽不到?”
“你見過電動車有聲音嗎?”
柳蕭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后邊的小虎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