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詩會,皇室和權貴們大敗。
消息傳到宮中,李世民坐不住了。
隴右李氏,出身不凡,卻有胡人的血統。
正是因為這一點,其他大族,向來瞧不起隴右李氏,尤其是李淵這一支,認為其胡人出身,沒有多少底蘊。
作為一個速來愛好名聲的皇帝,李世民決不允許自己的身上有任何污點。
你們既然說我隴右李氏沒有文化底蘊,就要好好讓你們瞧瞧。
是以,當初張玄素等人以東宮名義舉辦驪山詩會,李世民大力支持。
前幾年,都是太子李承乾揚名。
這讓李世民大為開心。
可沒想到,此次的驪山詩會,皇室竟然全軍覆沒?
莫非是孔穎達和虞世南這幾個家伙搞鬼?
李世民的疑心病又犯了。
甘露殿中。
李世民來回踱步,越想越覺得此事有些蹊蹺。
他直接吩咐道:“來人,準備車駕,明日一早,朕打算去驪山行宮看看……”
不過他轉念一想,這么做太明顯了。
于是他補充道:“克明的病剛痊愈,還有玄齡、輔機等人為了國事日夜操勞,朕此次,主要是讓幾位卿家去驪山修養一番。對了,此事要保密。”
名為帶著杜如晦等人去修養,實際上,李世民是打算去看看驪山詩會到底是怎么回事。
嗯,這個理由很充分。
想來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再說,只要保密,外人也不會知曉。
李世民心中大定。
……
次日清晨。
李世民便帶著朝中大臣們,火急火燎地趕來了驪山行宮。
一行人并未驚動外人。
李世民第一時間將孔穎達和虞世南找來,問道:“二位卿家,聽聞此次驪山詩會,那鄭氏的鄭舉出盡風頭,這是怎么回事?”
虞世南趕緊道:“陛下,此事……臣等也不愿看到,只是,那鄭舉來勢洶洶,無論是解詩,還是作詩,竟遠勝我等,臣等,已經無能為力了……”
李世民臉色一下陰沉。
像這些世家大族,底蘊深厚,藏龍臥虎,有一些詩道方面的高手也屬正常。
可孔穎達、虞世南,都是大唐赫赫有名的文人啊。
竟然斗不過鄭氏?
難道,此次真要被壓一頭?
李世民的心情,十分不爽。
這時,太子李承乾帶著張玄素等人來拜見。
李世民看見李承乾,氣不打一處來:“承乾,你做的好事……你身為太子,當文武兼備才是,如今,竟然一個鄭氏子弟奪了風頭,朕對你,當真是太失望了……”
李承乾滿臉不服氣,可還是低頭道:“父皇,我讓你失望了……不過,我已經盡力了,有人卻連面都沒露,壓根沒想著為皇室出力。”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問道:“到底怎么回事?”
不等李承乾開口,張玄素便站出來道:“殿下說的是蜀王,蜀王自來驪山后,便到了驪山山頂,每日飲酒作樂,這段時日,竟未曾來參加詩會一次……臣速來聽聞蜀王飽讀詩書,詩才艷艷,此次,若是有蜀王助陣,想來那鄭氏子弟不會這么囂張。”
“還有這等事?”李世民臉上寫滿不高興,“好個蜀王,竟敢連朕的話都不聽,來人,上山,將蜀王給朕帶下來,哼,簡直豈有此理。”
內侍趕緊派人上驪山去尋找李恪。
那內侍剛出去,卻又跑了回來,稟報道:“陛下,蜀王的車駕,已經到行宮外,看樣子,是準備回長安了。”
李世民一聽,頓時眉毛擰成一團:“這個逆子,他定然是知道朕到來,竟想瞧瞧溜走,給朕攔住他……”
李世民也顧不上許多,氣沖沖就往行宮外走。
行宮外面,李恪的五輛馬車,準備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