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龍的聲音雖小,但落在楊易的耳中,卻是清晰無比。
從對方的話中可以推測出,前天來了個化勁宗師拜山,還把這四人虐了一遍,這才有了先前小道士的驚恐,以為又是有人打上門來了。
楊易微笑道:“張真人,我雖然練武,卻也通讀了道藏,仰慕道教文化。這次拜山,乃是慕名而來。”
張應元將信將疑,要知道道藏可是共有5485卷,單是系統的學習一遍就需要十數年,就更別說是要精研了。
不過上門是客,只要不是來以武會友的就好。
他微笑著說道:“無論小友是來以武會友,還是坐而論道,我們天師府都非常歡迎,里面請。”
“請!”
楊易跟著張應元,進入了天師府。
路上他問道:“真人,看你們的樣子,似乎前天有人來踢山門了,對方是什么人?”
張應元尷尬笑了笑,說道:“他叫納蘭元性,是朝廷派來的人,而且他也不是了踢山門的,是來為老佛爺求取一些養神丹的。只不過中途發生了一些誤會,所以才動了手。”
楊易點了點頭,沒有再多問,而是開始和張應元討論起道藏來。
他融合了張應元的相關記憶,表現出來的理解深度和知識面廣度,自然很輕易就震動了張應元,直呼他的天縱奇才。
直到這個時候,張應元等人終于相信了,對方確實是來坐而論道的。
就這樣,楊易在天師府住了下來。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他不僅把張應元掏空了,天師府其他的修道者也沒有逃過他的魔爪,全部都偷學了個遍。
融合了這些人的理解和感悟,楊易在接下來的論道中,逐漸就穩壓了眾人。
張應元差點沒有直呼他為道子,不過也表現出極大的誠意了,讓楊易可以自由出入天師府的藏經閣。
經過一段時間的請教和學習,楊易也弄懂了道家修煉體系。
道門修煉,追求的長生久視,而不是如武術那般的殺傷力,因此修煉以打坐和服氣為主。
打坐其實就是冥想、觀想,比如說玉京觀想法,就是在腦海中觀想玉京仙宮,其作用與蟄龍功相似,都是在于進入某種特定狀態下,從而達到開啟人體潛能的目的。
蟄龍功是無法無念,觀想則自我催眠。
前者是摒棄情緒對于身體的干擾,令身體能夠和諧發展,而后者則相當于自我催眠,以思維來引導身體朝某方向進化。
就比如說玉京觀想法,修煉到大成,能夠令六識變得極其敏銳。
修煉玉骨觀想法,則能夠強化周身骨骼。
至于服氣,其實就是吐納之法。
不過和武術吐納之法不同的是,修道者吞吐的是先天之氣,也就是早晨太陽初升之際才會誕生的紫氣。
以先天之炁蘊養五臟六腑,從而達到洗滌肉身的目的。
道門修煉,主要分為三個境界,分別是:入定、坐忘、物我。
其中絕大部分的修道者,都處于入定階段。
入定即能夠摒棄所有雜念,端坐閉眼,心神專注。
這階段的修道者可以通過長時間的入定修煉,使得身體輕松,百病不生。
坐忘則是坐而忘我,忘記自己的形體,忘記自己的意識,擺脫肉身對意識的束縛。
這種狀態下,身體潛能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超出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