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部門的組建,軍隊也快速完成了整編。
楊軒被任命為第一軍軍長,率領本部兩萬大軍前往韶關駐防,以阻擊將要南下的淮軍。
與此同時新政府還新建了四軍,每軍皆是兩萬,總計十萬。
蕭云妃神通廣大,竟然也成了一軍之長。
………
對于新政府之事,楊易沒有太多的關注。
他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國術館上。
國術館已經在改建了,這原本是一位海商新建的大宅。
他聽說楊易要找房子,就屁顛屁顛上來求著賣了。
楊易看過后很滿意,就以市價買了下來,并記了對方一個人情,承諾在合理的范圍中,答應將來幫海商一次。
隨后,楊易便在‘民國時報’上打廣告,宣布建立國術館。
民國時報是新政府建立的報紙,擁有極大的權威性,同時依靠新政府的行政能力,很快就覆蓋了整個廣東。
國術館的建立,不說是在武術界,就算是整個社會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楊易給出的報酬實在是太豐厚了,只要是化勁宗師,響應號召前往國術館就一次性給補貼至少五萬大洋。
如果是化勁巔峰的大宗師,更是給二十萬塊大洋!
要知道這個時代,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兩三塊大洋而已,二十萬大洋他們需要不吃不喝地存近七百年才能夠存到。
至于說召集眾化勁宗師是為了討論抱丹境的事情,百姓并不關心。
他們只知道,原來練武也很有前途。
于是廣東境內各個武館,很快就被大量百姓給擠滿了。
相比于社會上的盲目震撼,武術界的震動就更大了,因為這不僅是關系到五到二十萬塊大洋的補貼,更關系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旦楊易這次的策劃能夠成功,那么武道必將走向一個更高峰。
于是,大量的武者朝廣州而來。
化勁宗師是為了補貼和抱丹境,其他武者則是為了能夠進入國術館學習,甚至期望能夠拜在一方名師之下。
因為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國術館必將是宗師云集。
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武道盛事,自然沒有人愿意錯過。
國術館建立的消息,隨著民國時報在國內快速傳播,很快就傳遍了國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廣東境內的還好,因為楊易的名聲太盛了,他出面召集各方宗師,大家都沒有殺意見。
因為在廣東,他的名望和修為都足夠了。
但是出了廣東,那楊易的名氣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就算是知道的,也沒有多少人放在心上。
同是化勁宗師,誰比誰強啊。
憑什么你一紙召集令,大家就要從全國各地屁顛屁顛跑去?
你是誰你啊?
特別是京城,這是個武道圣地。
這里云集了大量的化勁宗師,甚至還有許多名震天下的大宗師,他們也都在這里。
就算是要開國術館,就算是要討論抱丹境的練法,那也應該是在北京召開才是,為什么要放到廣東去?
你楊易一個小輩,哪有資格發出召集令?
你楊易一個小輩,哪有資格主持這樣的武道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