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艱難的談判,在付出極大代價后,李鴻章終于代表滿清跟法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抽調了入安南作戰的劉永福回國平叛。
但讓滿清吐血的是,劉永福回國后,竟然直接向第二軍投降了!
這簡直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其實劉永福投降并不意外,因為他早年就是靠抗清起兵的,后來是實在沒辦法來,孤軍難支,才不得不投降了滿清。
如今新政府占據了廣東,一副要席卷天下的樣子,再加上滿清為了停戰,竟然跟法國簽訂下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氣得他差點吐血。
于是在接到黃飛鴻的勸降信后,劉永福想也沒有想就投降了。
對于滿清來說,厄運還不止如此。
第三軍攻入福建后,左宗棠自請到福建督師,本來這波是穩了的。
要知道左宗棠可是清末少有的名將,參與過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又鎮壓過捻軍,還主持平定了主持平定陜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并推動新疆置省,可謂是戰功赫赫。
只是可惜,左宗棠已經老邁。
他一路舟車勞頓,剛進入福建沒多久就病逝了,令福建好不容易聚起來的軍心,瞬間就又崩塌了。
正因為如此,第二軍和第三軍才進軍速度如此之快,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力。
可以說,如今整個江南都在靠淮軍撐著。
一旦淮軍戰敗,滿清將丟掉長江以南所有的土地。
慌忙之下,滿清只好一邊跟列強商議借款,一方加緊編練新軍,購買軍火。
那怕無法鎮壓下新政府,他們也要把新政府攔在長江以南。
他們倒也向列強求助,請求列強從海上出兵攻打廣州。
只不過新政府在成立后,就積極跟列強交好,不僅主動打開市場,還引進了大量的機械設備,乃至購買軍火戰艦,這讓列強賺錢賺得不亦樂乎,哪里會主動攻打新政府。
在他們想法中,最好是華夏分割成南北兩個政府,長期作戰。
這樣他們才能夠左右逢源,大發戰爭之財。
……
外界風起云涌之際,國術館的抱丹境探討大會也終于結束了。
經過兩個月的討論,眾人把抱丹境突破和修煉的方方面面都仔細驗證了過三遍,確保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問題。
于是,整個國術館都轟動了,陷入了狂歡的海洋當中。
楊易再次設宴,請所有人大吃大喝。
孫先生等人也再次到場,恭賀抱丹境探討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抱丹境既然確立了,那接下來自然是修煉。
翌日。
楊露禪、董海川、李洛能等化勁巔峰的大宗師,就紛紛選擇閉關了。
剩下的,唯有楊易和黃飛鴻倆人了。
楊易沒有閉關,他是想重編武道修煉體系后,再去選擇突破,如此根基才會更加雄厚,將來的武道之路才會走得更遠。
黃飛鴻沒有閉關,則是等著楊易重編武道修煉體系。
按照黃飛鴻的話說,反正他還年輕,就算是晚幾年突破也不要緊。
對于黃飛鴻的打算,楊易自然支持。
正好他接下來要閉關,準備潛下心來重編武道體系,這國術館可以交給對方來打理。
偷學了所有化勁宗師的武功,他已經積累到了足夠多的底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