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是個細致的話,容不得半點差錯。
他們以己及人,覺得楊易很可能就留了一手,否則以靈虛道長的煉丹水平,怎么可能八爐都沒有成一爐。
想到這里,他們驚怒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能夠怎么辦,難道還能夠用劍逼著對方交出秘密不成。
高太后已經命在旦夕了,真要惹急了楊易,對方直接可以袖手旁觀,等高太后死后立馬投靠皇帝,那他們高家就慘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這才按壓下盛怒,讓高公景去找楊易。
結果卻發現,對方竟然離開了汴京。
高公景臉色難看,搖頭道:“沒有。我親自去找楊文震了,他說楊易已經離開數日了,至于具體去了哪里,他也并不知曉。我已經在皇城司傳下命令了,全力尋找楊易的下落。”
高士良沉重點頭道:“嗯,此事你要親自盯著。為了讓楊易看到我們的誠意,這幾天我會提拔一些楊家人。只是希望他,最好沒有其他心思才好。”
……
十天后,小院。
楊易正在指導阿朱站三體式,他發現通過站樁配合,阿朱的傷勢恢復得更快。
看著已經站樁入門的阿朱,楊易暗暗點頭,說道:“阿朱,你的傷勢好了,形意拳我也教給了你,你明天就快要離開了。”
阿朱收功站了起來,欣喜道:“好的,多謝楊大俠這些天的照顧。”
“不客氣,這是我答應蕭兄的。”
楊易微微笑道。
翌日,他就送走了阿朱,隨后也退了院子準備回汴京。
楊易腳踩著大地上,他感應著雙腳腳心的涌泉穴,當他灌入先天真氣時,忽然就感覺到人與大地之間,產生了一種玄妙的聯系。
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地底勃發而出,托起他的身體,朝前方快速前行。
楊易身形一閃,人就出現在了十幾米外,宛若縮地成寸了般。
他越走越快,人宛若流光一般。
十幾米,二十幾米,三十幾米,最后到四十多米,終于達到了極限。
一步近五十米,這近乎神通了。
“神足通!”
楊易感嘆,人體穴竅真是玄妙。
他僅是修煉了兩個涌泉穴就擁有了如此能力,真不知道把周身穴竅都修煉完成了,會達到何等高度。
只不過這神足通雖然好用,就是消耗有些大。
傍晚時分。
楊易出現在了汴京城外。
他剛要進城,就看到一個青年男子快步迎了上來,嘴里低聲道:“未離海底千山黑。”
楊易眼中精光閃過,接道:“才到天中萬國明。”
這句詩是宋太祖趙匡胤所作,也是皇城司的接頭暗號。
對方能夠說出來,自然就是皇城司的人了。
青年神色欣喜,他急忙道:“大人,督司正在皇城司等您,讓你現在就去見他。”
楊易心中了然,高公景竟然派人在城門處守著他,恐怕是真有急事了。
很可能是高太后出了問題,而長壽丹又遲遲無法煉制出來。
他緩緩點頭道:“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