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吳康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除了邀請了楊清四人外,還有曾叔祖和族長兩人。
這一個是輩分最高的,一個是地位最高的人,一般哪家宴請賓客,基本上都會喊上他們。
族長楊宗,其實也是楊易的親大伯。
他沉色臉色批評道:“楊易,這次你太魯莽了,明知道蘭若寺有鬼物,你竟然還要跑哪里去讀書。幸好你沒事,否則百年之后,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爸媽交代。”
楊易低頭道:“伯父教訓得是,我以后再也不會了。”
楊宗韓歡頷首:“我知道你搬到蘭若寺去,是為了讀書安靜些。我下午會通知下去,讓大家在經過你家附近的時候都盡量小聲。
我們楊家也算是郭北縣大族,幾乎每代都有人考上進士,而你就是這一代的希望,希望你能夠好好用功,不用辜負了我們對你的期望。”
楊易微笑道:“伯父放心,今秋鄉試,侄兒必定高中。”
在天龍世界數年,他經常進宮為高太后和皇帝講經,偶爾碰到過朝中諸多大臣,其中有不少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司馬光、蘇軾兄弟等等。
對于這些人的技能,他也沒有放過。
可以說無論是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抑或是應試科舉的經驗,那怕是放眼整個大靖,估計都沒有幾人能夠比得上他。
以他的水平,考個舉人還是手到擒來。
楊宗見楊易自信滿滿,雖然心中開心,但還是教訓道:“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夠就此驕傲了。鄉試不算什么,來年春天的會試才是關鍵。”
曾叔祖抬手,打斷道:“好了好了,小粽子,就你話多。你連秀才都沒有考上,哪有資格去教訓小易。小易,不要聽你伯父的,有才就要顯露出來,否則別人如何能夠知道?”
楊宗面色漲紅,神色無奈。
他可以自持輩分教訓楊易,叔祖自然也可以教訓他,并且還不能夠頂嘴,否則就是一個不孝的名聲。
大靖以孝治國,不孝可是個大問題。
楊易暗笑,他倒沒有覺得不爽,畢竟楊宗也是為他好。
這些年,伯父對他的關懷其實并不少。
“伯父,老祖宗,楊清,我們吃飯把,不然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對對對,吃菜!”
楊清四人早就嘴饞了,看著滿桌子好菜流口水。
但族長不動筷子,他們自然也不能夠動。
一頓午餐,賓主盡歡。
沒有多久,眾人便紛紛離去了。
楊易問吳康道:“康叔,咱們家還有多少銀兩?”
吳康道:“公子,家中還有現銀三十五兩,銅錢三百多個。公子,你這是要去縣城購買書籍么,要多少,老奴這就去拿給你。”
三十五兩銀子,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一個普通五口之家,一年的花銷也就三四兩而已。
當然,這個花銷主要是買鹽買布等生活用品的花銷,飯菜都是自家地里中的。
但楊易讀書就不一樣了,筆墨紙硯、同學聚會、每年學費等等都是筆不小的花銷,每年至少得三四十兩銀子。
楊易皺眉,才三十五兩銀子,這點錢能做什么?
財法侶地,財排在第一位。
特別是購買藥材煉丹,這簡直就是個無底洞,一根百年老參動輒數十上百兩銀子,就更別說他還要建立一方勢力,財就更不能夠缺少了。
他暗忖著,看來得先掙錢了。
對于楊易來說,掙錢很簡單,什么玻璃肥皂之類的,或者干脆把福利彩票搞出來,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但如今時局動蕩,貪官污吏橫行。
沒有一定的勢力,他搞出這些來絕對是給他人做嫁衣。
因此接下來,他接也就只能夠掙些小錢了,先把煉丹的經費解決掉就快要了。
很快,他就想到了賣畫。
繪畫一道,他絕對是宗師級別的,而且是全題材精通的那種。
楊易搖頭道:“不是買書,我另有他用。康叔,你給二兩銀子我吧,我等會去縣城一趟。”
繪畫需要專門的宣紙,這都需要去買。
同時他還想買些辟邪驅鬼之類的符,貼在家里內外,保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