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鈺和寧采臣也上前抽了一張,打開后暗暗沉思。
楊易已經把四張紙條全部打開了,分別是:西湖、春日、荷花、飛來峰。
在看到這四個主題時,他心中就已經有了相應的詩句。
這個世界的歷史,在唐末后就發生了改變,因此這個世界是沒有宋元明清的,他可供選擇的范圍并不少。
夏紫凝興致勃勃地問道:“怎么樣,怎么樣,楊大哥?”
楊易微微笑道:“已經有了。”
“啊,楊大哥,你好厲害。”
夏紫凝驚喜叫道:“我就知道,這四首詩肯定難不到你的。”
她的聲音,驚動了周圍的人。
眾人神色各異,但基本上都透著一股懷疑之色。
這人也才看完主題而已,竟然就已經作好了四首詩,這怎么可能?
即便是寧采臣,都有些半信半疑。
唯有夏鈺眼睛微亮,美眸中流動著動人的異彩。
楊易拿著一張紙張,說道:“這上面寫的是西湖,我作‘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能夠走到第二關,基本上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一首詩好不好,他們聽一遍就能夠判斷。
因此當楊易話落,他們集體無聲了,目瞪口呆。
這怎么可能!
如此絕世佳作,可以流傳千古,怎么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做出來呢?
“這上面寫的春日,我作‘勝日尋芳錢塘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嘩嘩!
眾人嘩然,這么快就第二首了。
論質量雖然稍遜前一首,但同樣也是上佳之作。
以他們的水平,那怕是給一年的時間用來雕琢,也寫不出這樣的詩句來。
“這個寫得是荷花,我作‘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嘶,這已經是第三首了,而且質量依舊上佳,絕對可以流傳千古!”
“這個人究竟是誰,怎么可能擁有這么好的詩才,這是作弊的吧?”
“諸位想一想,咱們浙江有沒有一個姓楊的俊杰?”
“沒聽說過啊,完全沒有印象。”
“咱們浙江有三大才子,如果再加上朱兄,可以說是四人,但沒有一個姓楊的。”
……
周圍的人已經震撼得無以復加了,三首絕佳之詩,竟然張嘴就來。
就算是詩仙李白來了,估計也得跪吧。
他們目光死死地盯著楊易的手中,心中即期望,又不希望對方拿起最后一張紙條。
期望的自然是想見證歷史,見證一位詩仙的崛起。
無論將來如何,此人的詩才之名必定名傳天下,流芳千古。
今日之盛會,也必將被后人所熟記,津津樂道。
他們作為見證者,說不得也有可能被后世之人所提起。
至于不希望,自然是因為他們先前可是出言嘲諷過對方,這人要是連作了四首上佳的詩,那他們豈不是要被狠狠打臉了。
當然,他們現在已經是被打臉了,但至少還沒被打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