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軍制,五人為伍,武官為‘伍長’;一百人為都,武官叫‘都頭’。
五百人為營,武官叫做‘指揮使’;一千人為軍,武官為‘將軍’;一萬人為統,武官為統領。
統領一軍的將軍,算得上是中上層武官了。
楊易說道:“謝父皇。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哦,你說!”
“兒臣想參加來年開春的舉試,等舉試之后再入軍中歷練。”
舉試,就是考舉人的考試。
中古之后,儒家獨大。
楊易想通過考試證明自己,以增加對士林的影響力,甚至后年可以和洪易爭一爭狀元。
如果他能夠中狀元,那對讀書人來說將有天然的吸引力。
他要奪取皇位,肯定少不了讀書人的支持。
乾帝瞬間就明白了楊易的心思,他笑著說道:“可以。稍后朕便會讓人前往禮部,在來年舉試的名單中,加上你的名字。”
“謝父皇。”
“嗯,沒什么事情,你就下去吧。”
“兒臣告退。”
“十三,有句話你要記住,你始終是皇族楊家的子孫。”
楊易正要走出偏殿,耳邊傳來乾帝的聲音。
他心念急轉,很快就明白了乾帝所指,應該是對方誤以為自己是某個人的棋子。
“兒臣謹記。”
楊易躬身應諾,離開偏殿,回到了長明殿。
雖然他被封為的了親王,但今天搬出去是不現實的,還得在宮里多過一夜。
……
長明殿。
此刻已經是內外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孫仲迎了上來。
他喜氣洋洋的,就像是自己被封王了一般。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殿里的奴仆們,也紛紛嬉笑著上前來恭喜。
楊易笑道:“孫仲,本王封王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給每人發十兩銀子的賞錢,讓大家伙都高興高興。”
奴仆們聞言都是喜形于色,高呼著謝恩。
他們在宮中一個月的月錢也沒有十兩,這王爺實在是大方。
孫仲有些肉疼,王爺這些年省吃儉用也才存下了不到一萬兩銀子,現在大手一揮就是兩三百兩銀子,實在是有些大手大腳了。
不過這大喜的日子,他只好點頭。
“是,殿下。”
“還有,明天我們就要出宮搬去明王府。你看看有什么要收拾的,今晚都準備好。殿里的這些老人,你看看要帶走那些人,今晚也統計好。”
孫仲雖然才14歲,但早在三年前就開始管理長明殿了,手段頗為高明。
平日里他要陪在楊易身邊,很多事情不能夠親力親為,都是指示下面的人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