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內部,有數以千計的號舍。
號舍就是個小房子,兩三平方的樣子,里面就只有兩塊木板。
一塊當凳子,一塊當書桌。
把筆墨硯放好之后,卷起袖子,硯臺之中注入清水磨好墨之后,試卷就發了下來,上面寫著考題的內容,要做的經義,題目是:盤之居深山之中。
盤是上古帝皇,傳聞上古之時,這位皇帝圣德澤被天下。
讀書人的經典之中,都贊美這位皇帝。
現在考試的題目就是解讀這句話的經義,發揮自己的見解,文中闡述治國的道理。
楊易沉思片刻,大筆一揮,就在空白的試卷上寫上了破題:圣皇之心,天下皆同。
科舉考試,考得往往不僅是文采,還得要揣摩主考官的心思。
把文章寫到對方心坎里了,如此才能夠奪得頭名。
李神光屬于李式學派的人,這個學派講究心誠則意達,又叫做‘心學’,不過跟王陽明的心學完全不一樣。
或者說,這個學派的‘心誠則意達’,僅僅是王陽明心學的一部分理解,包含在‘心外無物’之中。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才僅是一個學派學說,沒有發展為一家之言。
楊易手腕微動,筆鋒不停。
他心神沉浸于其中,洋洋灑灑三千余字,完全是一氣呵成,其中不僅包含了治國的道理,還有大量王陽明心學的內容。
用三千言囊括了一家學說,可謂是字字珠璣。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神魂出竅,就會發現楊易的文字皆綻放著璀璨的光芒,不安分的跳躍著,如果不是楊易還未停筆,恐怕它們已經破紙而出了。
……
貢院中,另一個號舍。
洪易看著考題,他沉思片刻,便微微一笑,揮筆寫下了破題:圣帝之心,唯虛而能通也。
隨后便洋洋灑灑,大談李式學派之中去形骸,無心即無私,天下萬物為一體。
為了這場考試,他下過太多的苦工。
當知道主考官是李神光之后,他還專門為此去讀了對方不少的文章,目的就是為了揣測對方的心意,好寫出讓對方‘眼前一亮’的文章。
此刻,他信心十足。
“冠軍侯乃沙場宿將,縱橫邊疆難逢敵手,性格肯定霸道無比,恐怕連主考官都沒有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會寫出附和主考官心意的文章。”
“明親王此人我了解不多,看上去溫文爾雅,但能夠跟冠軍侯侃侃而談,毫不帶怯,說明也是個內心高傲的人,恐怕也不會屑于揣摩主考官的心思。”
“況且,兩個武夫,才學能夠高到哪里去!”
想到這里,洪易不由一笑。
他這笑倒不是嘲笑,只是本能的覺得,練武太耗費時間了,那相應讀書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學問能夠高到哪里去。
可讀書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了的,往往需要逐字逐句地區揣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就像他這段時間苦修,讀書的時間自然而然少了很多。
……
冠軍侯看著考題,從容一笑。
他完全沒有多思考,拿起毛筆就寫下了破題:圣皇居若北宸,天下景從。
在他看來,圣皇居于何處,何處便是天下的中心。
此刻,他恍若化身為了上古圣皇,寫下一個個霸氣側漏的文字和句子。
無言無語,天下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