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親王站在窗前,他負手而立,眉頭緊鎖。
云清輕移蓮步走了過來,柔聲說道:“王爺,還在想十三皇子建立春秋學院的事情?”
云親王緩緩點頭:“不錯。十三聰明絕頂,從小又懂得隱忍,城府極深,我不相信他看不出這其中的問題,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云清細聲說道:“這件事情,臣妾也想不通。十三皇子的母族來人了,雖然韋家只是個小家族,但他們不可能也看不透。可他們竟然沒有反對,可見其中或許另有隱情。”
玉親王點頭,嘆息道:“是啊。建書院是個不錯的主意,只是可惜我們財力不夠,無法建起來。恐怕太子和老八會紛紛效仿吧。”
云清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王爺,妾身已經聯合長樂小侯爺,給洪易發了一份請柬。他是這次舉試的第二名,又是洪玄機的兒子,如果能夠拉攏到他,也將是一大助力。”
玉親王點頭,表示知道。
……
和親王哈哈大笑,譏諷道:“十三這次可真是蠢過頭了,不過這建立書院的主意不錯,我們就也建一個,名為玉京書院。”
自從周先生死后,他身邊又換了個鄭先生。
鄭先生穿著淡藍色道袍,腰系白色玉帶,他面白無須,頗為英俊,只是一雙陰鷙的眼神,讓他平添了幾分陰冷的氣質。
“王爺,這書院要建,但十三皇子也不能夠放松警惕啊。一旦等他意識到春秋書院是個錯誤,及時轉變策略,那就麻煩了。”
“哼哼,此事本王自然明白。本王早就傳訊瑤池派,令她們派遣高手劫殺,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讓十三活著到達歷練的軍中。”
……
皇宮,上書房。
乾帝和洪玄機兩君臣相對而坐,也在談論著春秋學院的事情。
他們有意培養楊易,因此在楊易被封為親王后,就令人前去韋家告知此事,否則楊易武功再高,如何是羽翼早已豐滿的太子和兩位親王的對手。
乾帝臉色不虞,沉聲道:“韋家人昏了頭不成,竟然同意了十三這么荒唐的決定。沒有世家的支持,他們將來必定舉步維艱。”
他和洪玄機雖然一直在醞釀著新政,準備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削弱世家貴族的力量,但他們想的也僅僅是削弱,并沒有想過全面對抗。
但楊易的做法,無異于自絕世家。
洪玄機神色冷靜,淡淡說道:“陛下,能夠創出心學的人,不可能看不到這些問題。十三皇子這么做,肯定有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和目的。或許,這也是他背后勢力的意圖和意志。不過就目前來說,他們的意圖與我們并沒有矛盾。”
乾帝微微點頭,說道:“玄機,朕準備借助這個機會,向外釋放新政的事情,看看外界的反應如何。大乾看似烈火烹油,但實際上暗流涌動,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洪玄機點頭:“此時機正好。”
……
自從韋月卿等人住進王府后,楊易就徹底從俗事中脫離了出來。
他每天除了指點指點韋萱修煉,就是在悟‘道’。
最終,他選擇了‘心學’。
心學講究‘心外無物’,不見花時,花在我心中沉寂;即見花時,花在心中綻放。
天地萬物,皆在心中。
心為本體,萬事萬物為表象,即吾心即是道。
楊易盤膝而坐,腦海中無數儒家經典、道藏、佛經、功法等等,它們紛紛浮現了出現,被他去蕪存菁,以心學串聯了起來。
逐漸的,一門全新的功法《本源心經》就這么誕生了。
這門《本源心經》是楊易以心學為根基,熔煉百家功法所創,不過因為僅僅是初創,他還只是搭了個框架,創出了這門功法的道基——心鏡。
什么是心鏡?
以心為鏡,映照天地,這就是心鏡。
心鏡即是《本源心經》的道基,同樣也是一門神通,以心鏡映照天地,萬事萬物皆在心中,全知全能。
全知全能,圣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