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玉京城被《易經》給引爆了!
上千本書籍被人哄搶一空,所有得到《易經》的人都紛紛高呼,此乃天人之書,大道源流,萬經之首,超越過往任何種種經書。
玉京城太大,《易經》太少。
幸好春秋學院在日夜趕工地印制,每天都可以裝訂三四千本書籍,可依舊供不應求,每天一早就會哄搶一空。
所有人都投入了無限的熱情在《易經》中,讓原本本應該熱鬧的除夕夜和新年,也是過得平淡無奇,索然無味。
只要是讀過書的人,都在閉門苦讀《易經》。
似乎不讀《易經》,就是跟不上潮流。
隨后一些天,《易經》開始逐漸向四面八方擴散,大家已經等不及春秋學院的刊印速度了,于是紛紛或是請人抄錄,或是直接以道法趕制。
伴隨著《易經》的傳播,楊易的名聲更上層樓,已經有人喊出了‘文祖’的稱號,認為楊易已經超越了中古諸子,成為了文道祖師。
……
城外莊園。
洪易認真看著《易經》,只感覺字字珠璣,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
似乎天生契合一般,他對《易經》的理解速度和深度,遠非常人可以比擬,僅僅是三五天的時間,他就感覺自己已經積累到了可以毫無后遺癥度過三次雷劫的程度。
可是參悟《易經》越深,收獲越大,洪易就越是迷茫和惶恐。
此等經書,怎么可以是楊易所著?
因為他感覺到冥冥之中本屬于自己的東西,隨著《易經》的傳播,已經離他遠去了,很可能已經落在了楊易身上。
在‘易’字爭奪戰中,似乎還沒有開始,他就已經輸了。
洪易很不甘心!
只要再給他一年的時間,他完全有把握追上楊易。
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對方既然可以寫出《易經》這本經書,恐怕已經擁有了度過九次雷劫的底蘊,并且有紀元氣運加身,將來會走得更遠,他如何追得上?
再次看完《易經》,洪易嘆息,聲音中帶著挫敗感。
“易經易經,這本經書寫盡了‘易’字,我即便是跟風而寫,也是寫不出半句話來。”
易經的易字,包含三層含義:簡易、變易、不易。
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是易經的根本。
六十四卦的符號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陰陽就是道,所謂大道至簡,真正的道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
易雖然簡單,只有一陰一陽。
但是陰陽變化無窮,由陰陽變化生成四像,由四像生成八卦,由八卦兩兩組合,形成六十四卦,再由六十四卦衍生出萬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