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
原本以為會爆發毀滅性一戰,結果卻以乾帝選擇主動認輸而結束,其實這并不意外,因為縱觀原著全文,乾帝雖然心思深沉,但卻當得上明君之稱。
乾帝并不嗜殺,也有容人之量,只要能夠為他所用,可以不計出身和前仇。
他知道香狐王元妃進入皇宮心懷不軌,卻始終以禮相待。
他知道冠軍侯來歷神秘,卻依舊敢大膽啟用。
當然,乾帝能夠有此氣度,那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夠威脅到他的皇位,否則他必定會發出致命打擊。
可現在面對絕對的實力差距,乾帝也只能夠主動認輸了。
當天。
乾帝昭告天下,自稱德行有虧,禪位給楊易。
隨后他便帶著洪玄機消失了。
至于洪易,也跟著禪銀紗一起離開了玉京城,韓簫子則獨自上路了。
至于太師府的人,依舊還生活在京城。
二十萬靖海軍進入玉京城,接管了皇宮和城防,隨后在一眾人的簇擁下,楊易在乾罡殿登基稱帝,成為了大乾之主。
在坐上皇位的一剎那,楊易感覺心靈一片空明,念頭發生著蛻變,變得更加凝實和通透。
他知道,在陽神這條大道上,他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
登上皇位,一直是他這兩年的夢想。
正所謂‘明心見性是功,念頭通達是德’,當他坐上皇位時,無疑是完成了一場功德,所以修為才會大進。
登上皇位后,各項事務可謂是千頭萬緒。
楊易抓大放小,首先是成立了內閣、軍機處和武殿,其中內閣任命謝文淵為首輔,李神光為次輔,外加五名內閣大學士,其中包括了韋月卿,全權負責政事。
軍機處則任命神威王楊拓為首席軍機大臣,顏震為次席軍機大臣,外加五名五名軍機大臣,全權負責軍事。
至于武殿,則是在講武堂基礎上改建的,旨在以朝廷的力量引導全國的修煉發展,分為三堂:武堂、道堂、氣堂,分別對應現有的三大修煉體系。
楊易親自擔任殿主,麒麟擔任副殿主。
武堂堂主為瑤月如,道堂正副堂主為敖鸞和蕓香香,氣堂堂主為丐幫幫主楚楓。
把這三大機構確定下來后,楊易身上的政務大減,他只要確定大方向即可,至于具體如何操縱,則完全交給于三大機構來處理。
首先是軍事方面,楊易把造化之舟暫時借給了軍機處,讓神威王楊拓率兵前去青州,收編了冠軍侯的軍隊,進行打散重組。
面對朝廷的強勢收編,冠軍侯的那些妻妾只能待著細軟連夜離開。
收編青州軍后,神威王楊拓開始了全國性的整編,他把靖海軍拆解成了八部,分別充入各邊防軍中為中上層將領。
一方面是因為靖海軍是楊易的絕對嫡系,由靖海軍為骨架控制全國軍隊,楊易最為放心;另一方面是靖海軍實力太恐怖,先天武師就有十多萬,宗師也有萬余人。
即便是武圣,那也有百余人。
把他們拆分充入各邊防軍中,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各軍隊的整體戰力。
至于從邊防軍換防下來的人,則作為地方軍,駐扎各省。
這些邊防軍雖然比不上靖海軍,但卻也是當今天下最為精銳的部隊,可以很好地震懾地方,加強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