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云景的信中,李秋先是表達了一番不辭而別的歉意,希望云景不要怪他,他說自己窩居鄉下多年,其實是在逃避,說白了還是過不去當初心里受到打擊的那道坎,和云景相處的這些年,他都想開了,作為讀書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他還沒老,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他也是時候去出一份力了。
他沒交代自己的去向,只讓云景不要擔心,安頓好后會來信告訴云景一聲,然后他告訴云景,會利用從云景這里學到的火-藥制作方法踏入仕途,但沒說是從軍還是從政,用了徒弟的東西,他怪不好意思的,盡管云景說那東西交給他就不管了,但到底不是他的東西,只說將來會竭盡所能的補償云景。
接下來才是對云景的安排。
他告訴云景,如今以學業為重,地就不種了,那處院子和前些年他們種的地,其實一開始就歸于云景名下。
他希望云景搬到他家去,那里藏書多,方便學習,順便陪陪師娘,至于他們曾經居住的院子,讓云景看著辦,平時可以去小住,不去的時候,會有專門的人去打理,田地也是如此,會有人去專門耕種的,讓云景不用為這些小事操心。
然后他告訴云景,學堂方面的花費讓他不用操心,都已經安排好了,他只管去讀就是,一直到結業都不用想這方面的問題。
對云景的期望,他很看好,著重交代,雖然云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還是希望他扎實的學習,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操之過急,不求快,但求精。
他希望云景在二十歲之前考上秀才,三十歲之前考上舉人,當然,以云景的學習進度,恐怕二十歲以前就能完成這兩步,反正云景自己看著辦,在有把握的情況下才去考,一次考不上也沒關系,反正還年輕,機會多的是。
其次,云景在鎮上學堂十六歲結業之后學習去向,還有好幾年,他到時候再安排……
如果將來云景考上舉人了,他希望云景繼續做學問,更進一步,若能做到真正的金榜題名才好,至于將來云景要不要踏上仕途做官他倒是沒什么要求,做不做官沒關系,學問才是自己的,學無止境,須得努力前行。
話說回來,此間的讀書人,哪個不想當官光宗耀祖?讀書的目的,絕大多數不就是為了當官么。
反正云景對于做官是沒太大興趣的,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而且一旦當官,踏入仕途,就身不由己了。
將來的事情,再說吧,誰知道呢……
李秋的交代有些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云景在鎮上結業后將來何去何從李秋就沒具體安排,但卻談到了云景考取功名后的事情,這就有些矛盾,估計李秋也是擔心自己這一去有可能再也回不來了,才做兩手準備。
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紙短言少,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最后李秋在信中說,指不定這次分別,師徒倆要不了多久就能再次見面了呢,所以讓云景別掛念。
將信認認真真的看完,看著周圍熟悉的環境,看著和師父朝夕相處了幾年的小院,他就這么走了,連送別的機會都沒有,云景心頭有些空落落的。
師父也是,你走就走唄,還悄悄的走,這算什么事兒啊,又不是小孩子躲貓貓……
心頭不得勁,云景就想找點事情做,如今早晚不用種地了,倒是能空出大量時間,然后他擺開架勢練武。
練的是基礎劍法,一把長劍被他舞得咻咻作響,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到后面都舞出道道殘影了,那把冷冽的長劍更是被他舞得宛如劍輪,簡直潑水不進。
宋巖看得膽戰心驚,離得遠遠的,生怕被云景劈成肉泥。
估摸著是感覺到云景心情不好,小白都不敢靠近,早早就飛走了,小龜則縮在水底不敢出來。
惹不起惹不起,怕了怕了,你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連續舞劍近兩個小時,精疲力盡后云景才停下,一通發泄下來,心情總算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