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再怎么高興再怎么開心,家人都沒有喝醉,因為飯后還得去上墳,祭祖歸祭祖,這樣的日子,也得去墳上給逝去的親人拜年的。
下午時分,一家人吃飽喝足,然后就背著一背簍的祭品上墳去了,這樣做的人還不少,全村出動,節日的氣氛估計逝去的親人也能感受到吧。
再次來到早早逝去的奶奶墳前,云景一家子先是修整了下墳堆,然后擺上祭品磕頭上香。
這個時候云林明顯很傷感,眼圈有些發紅,伸手輕撫斑駁的墓碑,和逝去的老伴說些體己話。
“孩子他娘啊,一晃你都走這么多年了,如今家庭條件好了,再也不用挨餓受凍,就是苦了你啊,跟著我沒過一天好日子,落了個活活餓死的下場,我對不起你啊,你一個人在那邊很孤單吧,別急著投胎,等等我,等孩子他們成家立業了,等我老得走不動了,我就過去陪你,你一定要等我啊,當年你走的時候說,如果有下輩子還嫁給我,記得我當時怎么說的嗎,如果有下輩子還嫁給我干啥啊,嫁給我純粹是受罪,現在我要收回當初那句話了,如果下輩子有現在這樣的家業,你再嫁給我吧,嫁給我享福,好不好,如果我下輩子窮,你就別嫁給我了,這輩子吃了那么多苦,下輩子怎么還忍心去害你啊……”
或許是喝了酒的緣故吧,云林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絮絮叨叨的一直說一直說,說得自己聲音哽咽,說得淚流滿面。
看著眼前逝去的老伴墳堆,云林心頭就不好受,曾經云景奶奶跟著他就沒過過好日子,如今日子倒是好過了,老伴卻是享受不到了,她甚至都沒能看到自己的孫子長什么樣,如今孫子出息了,她若是知道的話,一定會很開心的吧?
這輩子,云林虧欠云景奶奶太多了,明明當初不但不懶,還那么勤奮的拼命干活兒,怎么就填不飽肚子呢?
云景他們沒有打擾云林,讓他在那里陪著奶奶說會兒話,省得奶奶一個人孤單。
祭拜得差不多,云景他們和奶奶‘告別’,然后去其他墳上給逝去的長輩拜年,燒點紙,插拄香,多少也是分心意。
把全村后山的墳堆都祭拜了一遍,最后云景他們回到了奶奶的墳前,爺爺云林已經平靜下來,天快黑了,一家人結伴回家。
這個時代的過年可是沒有春晚看的,尤其是鄉下,幾乎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當然,若是有錢的大戶人家,要么會請戲班去家里熱鬧,要么去風月場所作樂,再不濟找人喝喝酒也是不錯的。
往年的話,大家伙上墳完畢都各自回家了,閑不住的會結伴去某戶人家喝喝酒嘮嘮嗑,打牌小賭娛樂這種事情在鄉下幾乎不存在,因為家家都窮,哪兒舍得錢財白白輸給別人啊,那不得心疼死。
不過如今嘛,各家條件都好起來了,適當的娛樂一下還是可以的,但賭博這種事情依舊不提倡,哪怕僅僅只是娛樂也沒多少人感興趣。
然而今年小溪村卻是格外熱鬧,上墳完畢的村民們都集中到了村子中間,蓋因村民們集資請了個小戲班,算是奢侈了一把。
小戲班花不了多少錢,五兩銀子就夠了,分攤到每一家也就幾十個銅板的事情,大家不差這點。
請來的這個戲班只有三人,明顯是一個師傅帶著倆徒弟討生活,大過年還得出來干活兒,日子其實過得并不容易。
村子中間燃起明亮的篝火,村民們烏央烏央的聚集在簡陋的戲臺周圍,一個個伸長脖子興致盎然,須知對于村民們來說,看戲可是個奢侈玩意。
如今村里都能請戲班了,說出去也有面子,可以和其他村子吹很久了,咱村闊了呢。
戲臺上,戲班師徒三人輪番上陣,敲鑼打鼓咿咿呀呀,唱的都是喜慶的節目,不說有多好,但至少韻味十足,畢竟人家是靠這個吃飯的,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就是那倆小徒弟有點遭罪,戲服單薄,冷得有時候聲音都走調。
為了生活嘛,誰都不容易,村民們也不是不近人情的,準備了熱茶給他們暖身子。
戲班唱了幾段戲,又表演了幾個雜耍和小魔術,嘖,活兒不少,估摸著也是藝多不壓身吧。
熱熱鬧鬧到半夜,戲班在村民們意猶未盡中結束了表演,然后各回各家,這個年就這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