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直接投降。
沒有任何抵抗,目前揚州,淮安,盱眙等地加起來,超過十萬亂七八糟的軍隊全部投降。
當然,投降也是一招妙計。
事實上陳薦等人是必須投降,淮揚是肯定守不住了,更何況畢懋康的倒戈也就意味著鹽商做出選擇,而之前一直在靠鹽商支撐的淮揚也沒有能力再守,這種情況下投降是最合理的選擇。而且他們投降之后就將禍水引向北,之前是他們始終隔斷在楊豐和北方之間,但現在他們投降了,而北方卻剛剛推出王見賓加入到了這場戰爭。
楊豐不可能能就這樣放過他們,他可是已經下令抓王見賓九族。
如果山東抓了王見賓九族,那以后就不會再有人愿意給他們當槍,更何況如果抓了王見賓九族,那就等于徹底向楊豐屈服,接下來楊豐挾天子以令諸侯,帶著南方數十萬大軍,逼著山東一樣進行改革。
他們怎么辦?
但如果山東不抓也是一樣的。。
而淮揚卡在中間成了保護山東,如果淮揚還堅守,楊豐就沒法對山東下手,那時候他反而會選擇繼續向西。
所以……
身為湖廣人的陳薦帶著淮揚趕緊投降。
一旦將楊豐引回北方,那么至少短時間內弘光朝就安全了。
現在終于輪到南方士紳玩禍水北引了,想想這一年為了安撫杜松等軍,給他們的銀子,淮揚士紳一片如釋重負的感覺。
“爾等有何顏見朕?爾等皆朕之臣,卻背叛朕,二十余年君臣之情難道盡皆為虛?”
皇帝陛下端坐寶座之上,看著他面前曾經的大臣們。
“陛下,臣自知罪無可赦,之所以暫留性命以見陛下者,實乃有些話想對陛下奏明,陛下如今與漢獻帝何異?臣等雖不敢比諸葛孔明,亦知漢賊不兩立,大明江山社稷為重,繼續忠于陛下,坐視大明江山被逆賊篡奪,我等何顏見先帝于九泉?臣非不忠于陛下,實乃更忠于社稷,潞王陛下親弟,此時奉潞王以討逆正如諸葛孔明尊奉漢昭烈。
陛下以不忠責臣等,臣不敢逃罪,然臣不負江山社稷。
請陛下明鑒。”
陳薦畢恭畢敬地說道。
他們這些很清楚,自己是肯定死路一條的,根本沒有任何僥幸的,只不過為了禍水北引給桑梓爭取時間,不得不來領死。
既然這樣就破罐子破摔吧!
說話間他還用目光瞟了一眼楊大帥,后者拄著青龍偃月刀,儼然忠臣般忠心耿耿的護衛著皇帝。
“胡言亂語!”
皇帝陛下怒斥道。
然后皇帝陛下趕緊很心虛的也掃了楊豐一眼。
楊大帥繼續忠心耿耿中。
“爾等罪無可赦,統統斬首示眾。”
皇帝陛下立刻說道。
周圍的士兵看著楊大帥,楊大帥依然忠心耿耿中,既然這樣那些士兵也就奉旨了,緊接著他們走到這些人中間,一個個拖出來按倒在運河畔,行刑的士兵舉起刀,在數十萬百姓圍觀中斬落,一顆顆忠臣的頭顱墜落。
而就在同時皇帝陛下的戰車繼續向前,伴著兩旁百姓的萬歲聲,緩緩駛入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