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浙江和蘇松是有巡邏隊的,抓捕所有向紅巾軍控制區逃亡的人,然后直接送債務監獄當苦力。
接下來這個就沒有了。
最終結果肯定是工人向待遇好的紅巾軍控制區流動,用腳做出選擇,而稅收又阻擋兩地商品涌入紅巾軍控制區,工人越來越少,產能越來越下降,用不了多久,蘇松對紡織業數百年的控制也就瓦解了。他們以為投降就可以了,但實際上投降才是楊豐真正對付他們的開始,蘇松和浙江的紡織業控制必須得瓦解,否則財富還是會被他們控制。
這個時代紡織業就相當于后世的能源。
要不然大英帝國怎么靠著紡織業完成崛起呢!誰掌握紡織業,誰就是掌握了這個世界的印鈔機。
“還有什么問題,都盡管開口,我最近心情不錯,只要能商量的都會給你們面子的。”
楊豐說道。
“錢莊業?”
申時行欲言又止。
“這個沒得商量,你們的錢莊必須停止發行銀票。”
楊豐很干脆的說道。
他們已經開始發銀票了,實際上明朝已經有會票,就是存單,把錢放到主要商業城市信得過的富商手中,后者開出會票,以后拿著會票取用,甚至已經有官員提議由朝廷控制,以朝廷信用擔保然后收點微利。而浙江和蘇松現在已經完全銀票化,錢莊打造銀票,充當事實上的大額紙幣,因為這個商業圈子交易量可以說巨大,這種銀票越來越受歡迎。
但這個是肯定不行,金融壟斷權是肯定沒得可談。
“銀票不得繼續流通,不僅是銀票,以后銀錠之類也會廢止,然后統一改為新的金銀銅三種貨幣,或者代表三種貨幣的紙幣,但民間鑄幣會嚴禁,有敢私鑄者殺無赦。”
楊豐說道。
大明其實早就私鑄成風。
當然,不是銀幣,而是銅錢,甚至可以說是大規模私鑄,從南到北主要商業城市全都這么干,就是京城都有。
明朝的崩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國家失去金融控制能力。
朱元璋時候是可以的,因為他強行推行寶鈔,甚至禁止銅錢流通,事實上相當于國家控制金融,但他死后寶鈔就逐漸成廢紙了,而后世皇帝又沒有什么鐵腕手段,同樣連銅錢都控制不了,然后就是洶涌而來的白銀,皇帝們對這個就完全沒有任何控制力了,全都掌握在東南沿海士紳手中。
后者控制了國家的金融。
“就像泰西的銀幣一樣?”
徐光啟說道。
“對!”
楊豐說道。
“這倒是好事。”
徐光啟說道。
“那民間的白銀該如何?”
宋應昌說道。
“送到應天兌換銀幣,設定期限,到期之后再以白銀交易者重罰。”
楊豐說道。
宋應昌和申時行互相看著,兩個老家伙已經清楚這意味著什么了。
財富不再由士紳定義,白銀不是錢,白銀在楊豐手中變成銀幣之后才是,簡單點說由他來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