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知縣一年光收軍火販子的孝敬就得上萬兩。
他禁了誰給錢?
所以士紳搶生意拉出火槍隊火并也不稀罕。
這也是楊知縣在這里撈錢,卻沒有人想跟他搶這個知縣的原因,來這里做知縣的確撈錢快,但也是真正需要膽量和能力的,手段不夠,被人打黑槍也是很正常的。而楊鶴可是能做到三邊總督的,雖然他結果不怎么好,但要說他的能力至少在科舉進士里面,絕對屬于出類拔萃的。
這時候的弘光朝地方士紳勢大,地方官沒有真正的才能,就連撈錢都做不到。
就在這時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過來……
“縣尊,黃家工人討薪,堵了黃家大宅,要沖進去見黃老爺,黃家護院放銃打傷了幾個人。”
他喊道。
他喊的聲音可能大了些。
下一刻正在讀書的知縣公子探出頭……
“煩死了,還讓不讓人讀書了!”
他喝道。
“呃,少爺息怒,少爺息怒,都是這些刁民鬧事壞了少爺心情。”
老仆趕緊笑著說道。
“哼,刁民,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
知縣公子冷哼一聲,緊接著縮回去關上窗子繼續讀圣賢書。
“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吾兒可堪大事,速速調集民團,黃家好歹也是舉人之家,豈容刁民如此胡鬧,討薪就討薪,豈能沖撞民宅,依照大明律擅闖民宅者,打死勿論!”
楊知縣喝道。
看得出他對自己兒子的成長很滿意,這個年紀能做這樣兩句詞的,絕對可以說前途無量。
“小的明白!”
那衙役立刻行禮轉身離開。
楊知縣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就是民團,這支民團不是本地人,而是他從老家武陵帶來的類似家丁,都是從山民里面雇傭,三百人的民團,每年光銀子就得花幾萬兩。但他們卻可以給楊知縣鎮壓地方,尤其是那些護廠隊之類,然后這些工廠主和采礦主,每年給他的各種孝敬加起來超過十萬兩,再加上自己也做生意賺錢,楊知縣一年撈二十萬。
“走,去看看,越來越不像話了,還有,黃家是怎么回事,他們不是剛賣了一萬桿鳥銃給劉綎,怎么如今連工錢都不發了,他發了工錢不就沒人鬧事了,凈給我添麻煩。”
楊知縣邊向外走邊不滿的說道。
“回老爺,他們在漢江上翻了一艘船,那些貨有不少沒到,劉綎以此為借口暫扣了一半貨款,故此這筆生意沒賺錢,黃老爺也是覺得平日待工人不薄,如今他遇著難處,得互相體諒些,他要是工廠垮了,工人也沒了衣食不是,故此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誰成想這些刁民不識大體,一點也不體諒他的難處,這些刁民太不懂事了。”
老仆說道。
“倒是難為他了!”
楊知縣頗為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