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陰符七術》,這是寶典名稱。同時鬼谷子講解的聲音,再次響起。
“此乃吾一身所學,上篇為道,下篇為術,外篇是雜學。神道混純為一,以變論萬,說義無窮,吾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吾以陰陽為大道,五行為根基,順季節之變化,合自然為無窮。
其技有七,一盛神法五龍,二養志法靈龜,三實意法螣蛇,四分威法伏熊,五散勢法鷙鳥,六轉圓法猛獸,七損兌法靈蓍。…………”
聽完粗略的介紹,秦穆就對鬼谷子佩服不已,也兩本寶典,可以說包括萬象,最重要的修煉,也全都齊備。本經陰符七術,不但有修煉五臟六腑的,還有鍛煉體魄的,更有身法,技能,同時有修煉精神力,神魂防御之術。
五龍盛神法,是通過人體九竅,引天地靈氣,淬煉內府,讓人不但內臟強大,而且身體五行齊備,可以使用五行之力。
靈龜養志法,就是一種淬煉神魂的方式,不但讓人神魂強大,同時更加長壽。
螣蛇實意法,是一種精神力攻擊和防御手段,同時也是錘煉精神力的辦法。
伏雄分威法,這是修煉肉身的辦法,同時也是一種近戰攻防手段。
鷙鳥散勢法,是為一種身法,可以像鷙鳥一樣靈活兇猛。
猛獸轉圓法,是靈氣修煉之法。
靈蓍損兌法,則是各種特殊手段。
鬼谷子不止是會這些,他所謂的雜學,就是像墨家機關術,儒家的劍法,兵家的兵陣,道家的煉丹。這些因為他只記錄了部分,而且是術,并非道。因此被他稱為雜學。
他也說了,兩本寶典的道,和其他各家,其實都有共通之處,各家的不同之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核心之道。就像墨家的止戈,就是他們中心思想之一,也是他們的道,就算大家同樣的修煉,因為道之不同,修煉效果也不一樣。
秦穆在另外一個世界,就研究過鬼谷子,只不過他能得到的資料,只有非常少的一點殘篇,還是后人記載,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但是無論何人,無論那本記載,都說鬼谷子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百家之術,不在任何一家之下。
兵法家尊他為圣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圣,科學家尊他為先師,法家尊他為大師,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這是另外一個世界對鬼谷子的尊稱,這個世界當然還沒有那么夸張,不過從尉繚子留下信息之中,可以得知,千年之前,各家之人,前去拜訪,尋求論道的大家,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