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兒待了一上午的他,發現,縣學一上午的課程,一共兩節,每節大概一個時辰時間,兩節課中間,有兩刻鐘的休息和上廁所的時間。
第一節課,是由老學究周濟來教的,講的是《四書五經》中的“奧義”,以及怎樣在州試中闡述這些“奧義”,提高中舉的概率。
第二節課,是由縣學學諭李符上的,他所講的,就是現今科舉考試里最重要的、議論文的寫法了。
由于宋代科舉考試的四科里,要考兩科的議論文,所以,在講述議論文的高分寫法時,縣學學諭李符,每隔個三五分鐘,都要重申一遍議論文的重要性,由于他強調的次數太多,弄的連平時耐心十足的盧羽,都快煩了。
終于,在上完上午的課程后,縣學里的老師和學生們,嗚嗚泱泱的“殺到了”與縣學南大門僅一街之隔的酒樓——鴻雁樓,并把鴻雁樓的二樓,整個給包下來了。
那鴻雁樓雖不是無涯峰上最大的酒樓,但是呢,由于它距離縣學最近,只隔著一條五六米寬的窄街,所以呀,縣學里,無論是老師們,還是學生們,在“寂寞”時,都會到這鴻雁樓里來消遣。
鴻雁樓,是正兒八經的酒樓,不是青樓,這里,是沒有小姐陪酒的,在鴻雁樓里,除了能吃吃喝喝外,唯一能享受的連帶服務,就是聽人說書了。
而在此地說書的,是爺孫二人:那“爺爺”,是一位五十歲左右,一身青色儒服,滿臉爬滿褶子的老書生;而那“孫子”,其實是孫女兒,她是個十一二歲,梳著羊角辮兒,長的還湊活的小姑娘。
在說書時,那“爺爺”,主要是在陳述故事流程,而那“孫女兒”,就厲害了,她能模擬故事里的所有人物之間的所有對話。
無論是男女老幼之間的閑談,還是官民僧道之間的客套,那小女孩兒都能用其高超的口技,把它模擬的惟妙惟肖,甚至,在模擬不同人物之間對話時,那小女孩兒的臉上,還會做出相應的表情,顯然,這小女孩兒,是個“人才”。
由于那爺孫倆在說書方面“技藝超群”,所以,盧羽在只敬了一輪酒后,其心思,就從酒宴上抽離了,并沉浸在爺孫倆所講述的故事里。
這會兒,那爺孫倆,正在講述一百多年前宋遼之間澶州大戰的故事,在那小女孩無以倫比的口技的模擬下,當時的皇帝宋真宗趙恒、當時的宰相寇準等一大批“歷史名人”,仿佛活了一般,“重演著”當時發生的一幕幕歷史事件,聽的盧羽逐漸眉飛色舞起來。
當然了,除了盧羽外,宴會中的其他人,也在聽那故事呢,只不過,他們聽的沒有盧羽那么專注而已。
突然,一名喝多了的縣學學生,暈頭了,他竟紅著老臉,梗著脖子,亂噴道:“當年,真宗皇帝,就不應該與那勞什子的鬼契丹簽那勞什子的什么澶淵之盟,我們堂堂大宋,又不欠那鬼契丹什么,憑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