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拉小手,摟摟抱抱,再到親親,進步程度是肉眼可見的,雙方的感情更深厚了。
陳玄幽交給了程瑤珈含沙射影使用方法,保養方法,裝填方法,并且囑咐外出行走一定要帶到身上。
囑咐完后就是你儂我儂的吃飯環節了,你給我夾菜,我給你夾菜,你喂喂我,我喂喂你,吃得相當溫情,曖昧,舒坦,就不詳述了。
后來程瑤珈也送了陳玄幽一件定情信物,不算什么貴重東西,但誠意還是蠻足的。
程瑤珈特地去寺廟求了一塊平安符,然后親手一針一線的繡出了觀音袋,將平安符裝進去,送給了陳玄幽。
程瑤珈在紹興待了一個月,一個月后滿懷欣喜的返回寶應,因為她師傅全真七子之一的清凈散人來寶應了,必須回去。
如果不是圣火使的任命近期就要到了,陳玄幽打算也跟著去寶應拜見一下程瑤珈師傅。
全真七子個個都是后天境的高手,無論從修為還是關系他都應該去拜訪一下,不過走不開,只能暫且作罷了。
程瑤珈走后第五天,總壇關于陳玄幽的任命終于到了,除了文書外,還有兩件標志性著圣火使身份的東西。
第一件是小圣火令,巴掌長短,長條形,火焰形態。
圣火令原是波斯明教的鎮教圣物,一共有十二枚。
十二枚圣火令隨著明教一起傳入中土,一向是中土明教教主的象征,見圣火令如見教主。
圣火令看起來似透明非透明的貼牌,非金非玉,質地堅硬無比,長短大小各不相同,令中隱隱似有火焰飛騰,實則是令質映光,顏色變幻。
六枚圣火令銘刻的是“山中老人”霍山的武功精要,波斯原文書就。
這些波斯武功,未必比中原武功強,但將怪癖詭異的風格發揮到了巔峰,初次遇上難以適應就很容易落入下風。
還有六枚圣火令銘刻的則是中土明教的三大令,五小令的教規。
可惜的是十二枚圣火令傳到明教三十一代石教主手中時被丐幫奪取,最后輾轉流離,經波斯商人重新流入波斯總教手中。
陽頂天是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雖然有時候被戲稱為“綠帽王”,但將明教從泥潭中拉出來,再發展到如今的天下第一教,說一句功勛卓著絕不為過。
陳玄幽這枚小圣火令雖然沒有真正的圣火令那么牛掰,見令如見教主,但就憑這塊令牌,明教中下層就有義務配合他工作。
另外一件標志性的物品是一件外袍,火紅色的輕紗外袍,隱隱有紅光流轉,領口,袖口繡著太陽與明月,袍邊是精美的火焰紋路,制作精美華貴,十分的騷包。
不過這件外袍也并不是華而不實的東西,挑選的是最好蠶絲加上各種珍貴秘料,經過復雜無比的制作工藝才能出來,耗時最少五年。
纖塵不染,尋常水火,刀劍難以損壞,集精美華貴,實用耐用于一體。
給了總壇來的使者一些好處,陳玄幽換上了外袍,舉起小圣火令,站在鷹揚山莊前院的高臺上。
陳玄幽是知道圣火使的裝備的,因此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火紅色的錦袍,戴上了暗紅色的方冠,再配上隱隱有流光流動圣使袍,站在太陽底下燁燁生輝,宛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是那么的耀眼奪目!
“屬下拜見圣火使!”
“屬下拜見圣火使!”
“屬下拜加圣火使!”
三聲整齊劃一的朝拜聲響起,二百多人,包括總壇來的使者,都行半跪之禮拜見陳玄幽,聲震四野,將鷹揚山莊附近的鳥兒嚇得飛撲棱棱的亂飛。
這一刻陳玄幽心神激蕩,熱血沸騰,亦真正感受到了權利的味道,怪不得古往今來無數人追逐權利,真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