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同樣被震撼住,聽到問話,才驚醒,連忙開口:“鄭老師您稍等,我出去找找,必須有呀!”
觀眾們忽然發現工作人員還蠻可愛的,紛紛點贊。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戲曲的伴奏樂器。二胡構造簡單,一根細細的木制琴桿,長約80厘米,琴桿上有兩根琴弦,琴桿下裝有茶杯形狀的琴筒,還有一把馬尾做的琴弓。
拿到工作人員快速準備的二胡,鄭銳給大家展示。
“看,這就是二胡。現在能看到它身影的,可能也只有傳統戲劇里面了。認真觀察,大家會發現,我國的民族樂器其實都很簡單,正符合了一句古話:大道至簡!”鄭銳侃侃而談。
鄭銳并不清楚,他直播的時候張韜等人也在觀看。
“銳哥兒多才,他對我國古代文化似乎很有研究,尤其是關于音樂方面的。以后誰說他文化水平低,我噴他一臉口水。”張韜說道。
而一些觀看直播的老前輩暗暗點頭,這才是一名華國音樂人的擔當,推崇自己國家的文化產物。
鄭銳左手持琴,右手持弓。
“為了學二胡,我還專門到公園跟一位老前輩學了一周,真正接觸這種樂器,你就會發現它的美。發出的樂音有著豐富的表現力,有著接近于人聲的音色,是一種富于歌唱性的樂器。音色聽起來略帶憂傷,所以善于表達深沉的情感。”
說完,鄭銳開始拉動二胡,將情感投入進去,整個世界放佛只剩下他和那把二胡。
霎時間,所有人都發現,剛剛那首《梁祝》純音樂,在二胡聲中,傷感的意境被放大,真的像鄭銳所說的那樣。
凄美的音樂在腦中循環,經久不絕,太深刻了。
從未想過,自己國家的民族樂器還能拉出那么有意境的音樂。那么好的樂器,為什么自己國家的音樂人不用?一味追求什么鋼琴、小提琴之類。
拉完二胡后,鄭銳輕手將二胡放在一旁,頗為愛惜。
“直播的最后,跟大家說個事。二胡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前一個月,在相關人士的努力下,終于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獨有的樂器世界文化遺產。但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種遺產,更應該在我們的努力下發揚光大。”鄭銳站起來,給大家彎腰施禮。
“好了,這次直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觀看、捧場!禮物的收入,我會盡快和飛訊音樂處理,然后公開捐贈情況,歡迎大家監督!”
這一番話,讓所有人感動,許多原本不是鄭銳粉絲的人,也立即路轉粉。而一些黑粉,聽了也默默離開。
在鄭銳直播結束后,有媒體就此事專門報道。
國家申遺辦公室用博客@了鄭銳,只有三個字:好樣的!
如果不是鄭銳宣傳,誰又知道他們默默地搶救著華國古代傳統文化?二胡的申遺成功,誰又知道?
他們專門去看了鄭銳直播的視頻,最后的那番話,深有感觸。
可不是嗎?那不應該僅僅是一種遺產,作為后代,還應該有責任將其發揚光大。
一時間,鄭銳的那些話,得到無數老前輩的贊揚。
鄭銳的粉絲暴漲,趙菲、許哥等人發來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