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無助的我
已經疏遠那份情感
許多年以后才發覺
又回到你面前
……”
在場的,無論是歌手、觀眾,還是工作人員,都微微瞪大眼睛。
“這……”
“我的天呀!太好聽了。”
什么漁火、楓橋邊,這些詞就像是詩歌一樣,讓很多人立即想起古代的一首描寫風景的詩。
“我沒得救了,鄭銳作詞確實牛,難怪人家音樂協會副會長都著迷。”
“后面的顫音,我感覺心都被顫出來了。”
“歌寫得好,唱得也好。”
“我最喜歡的歌手,沒有之一。”
……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
鐘聲、云煙這些,貌似又和《江南》一樣,都是煙雨江南的情景,讓人不知不覺就陷入了江南的幻想之中。
歌曲非常優美、意境深遠,蘊涵著一種淡淡的溫婉和憂愁。
鄭銳唱得,仿佛讓人走進白云波濤,那波濤聲如萬馬奔騰,奏響生命的樂曲……
沒有刻意去追求那份悲傷,也沒有刻意去渲染那份錯過的無奈,在灑脫的歌聲中,如怨如訴,淡淡的遺憾,淡淡的失落彌滿了空中,伸手一抓,是大把大把的感動和惆悵。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
這一張舊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
聽到月落烏啼、客船這些詞,大家瞬間明白,鄭銳這首歌,確實脫胎于一首唐朝的詩歌《楓橋夜泊》。
有些人還記得那首詩的內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鄭銳的歌,就是對那首詩的擴充,進一步的描寫。
怔了好久,劉天王才重重地呼了口氣:“小鄭是越來越厲害了。我敢保證,這又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百年經典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