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哥,你好點沒?”
“銳哥,你算不錯了,有些新兵第一次站軍姿時,成績還比不上你吶。”
“銳哥,多喝點水補充水分。”
被同宿舍的隊友們包圍著,鄭銳感受到戰友們的關心,理解了為什么那么多熱血男兒向往當兵。
“你們站這么軍姿都不累,怎么做到的?”
鄭銳這么一問,大伙爽朗地笑起來。
隨后,一大頭兵解釋道:“站軍姿時,身體要微微向前傾,使重力壓到前腳掌,否則長時間的軍姿將會造成大腦缺氧,導致頭暈等意外情況。”
得!一看自己這水平就是技巧不到位,練太少了。
“站軍姿除了要三正、三平、三挺、兩平、兩貼、一頂外,要學會將體內的氣流分為三股。
一股從丹田順兩腿向下,使兩腿挺直夾緊如柱,雙腳緊緊抓住地,;一股從丹田向上,散至兩肩與頭頂,使肩平頭正頂住天,眼盯前方不斜視;一股收腹提臀,護住身體,否則腰部軟弱上下不直。”副班長李鐵補充道。
氣流分三股?丹田?
鄭銳腹誹一句,站軍姿也有這般學問?軍營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又看他們站了一輪軍姿后,連長命令開始正步走訓練,“正步走,1——2——1......”
整齊劃一的腳步,就像一排排機器人同時擺手,抬腿。
“第三排第四列出列,踢腿較慢且小腿先屈后直。繃膝蓋了沒有?踢腿時,動作要快,繃膝蓋,然后大、小腿同時發力,再直腿向前踢。”
“感謝教官指導!”
“第四排第七列,踢腿的動作有抖動,腳的高度和腳尖的方向不符合標準要求!”
“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腳要繃直,腳尖下壓向前,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在旁邊反復練習左腳站立,向前踢右腿,在腦海里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體會到正確的肌肉本體感覺后再換腳!”
“第八排五列,小臂與身體不平行,擺這么高干嘛?動作要領是什么?”
“向前擺臂時,小臂略成水平,小臂前擺的高度在上衣的第二、三個紐扣之間,距身體一拳左右,手心向內稍向下。向后擺臂時,手腕下沿擺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
“左腳在前,右腳尖點地成站立姿勢,反復練習原地擺臂動作!”
“收到!”
看著一個個動作不標準的人出列,鄭銳懷疑這些教官的眼是顯微鏡來的,那么細微的動作瑕疵都看得出來,太神了。
“天天都要這樣一絲不茍地訓練嗎?”鄭銳問道。
“那是,一天不練自己能感覺到,三天不練班長就看出來了,十天不練外國元首也能看出來。沒有持之以恒的艱辛付出,哪有閱兵儀式上儀仗隊那像鋼板一樣,無論橫平豎直都是一條直線的效果?
聽完楊班長的話語,鄭銳不禁感嘆,這些可愛的軍人,是有多么強大的意志力、韌性、耐力,才能走出世界都稱贊的中國最精氣神的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