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吉,起床了,剛才趙書記打電話來,縣里扶貧辦主任馬上要過來了,你趕緊準備一下。”
張長吉捂住了自己的臉,呻吟一聲:“又來了!真是喘口氣的時間都不給啊!”
這次來的人真不少,浩浩蕩蕩的五輛小車,縣扶貧辦,縣政府,畜牧局,記者一二十人。張長吉居然在人群中還看到了張長文的身影。
“孫主任,這就是我堂弟,張長吉,代養項目的發起人。”
說完,又轉過頭,對張長吉介紹道:“長吉,這就是縣委副書記,扶貧辦主任孫書記。”
一群人握手寒暄,張長吉又帶著他們參觀了豬場,和正在大興土木的新豬場,一群人嘖嘖稱奇。
特別是在現在豬病大流行的環境下,張長吉靠著草藥防治,居然連生物防疫措施都不用,還能保證賣出去的豬苗成活率高達99%,簡直就是養殖業上的奇跡。
幾個畜牧局的人聽著張長吉的宣講,心癢難耐,忍不住就出聲問道:“張總,你那個草藥能不能給一點,我們試用一下?”
一群人全都安靜下來,面帶微笑的看著張長吉,看他怎么回答。
張長吉經過這一年多的歷練,早回答過這個問題無數遍:“抱歉,現在我們長昭農業開發公司還很弱小,如果配方流失出去,在面對那些巨頭的時候,沒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很快就會敗下陣來,現在暫時還不能公布出來。”
雖然張長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但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依然面帶微笑的點頭,稱贊張長吉頭腦清醒。
整個參觀過程走馬觀花,顯然大家感興趣的是張長吉的草藥處方,而不是豬欄里面那些只會哼哼的豬。
帶著大家到新修好的會議室坐定,從村里臨時雇來的兩個小媳婦給大家端上茶水。
孫書記當仁不讓的坐在了最上首,其他人依次入座,張長吉被孫書記點名,坐在了孫書記左下手位置。
“小張,你不錯,真不錯。不是李主任去年給我匯報,我還不知道縣里出了你這么一個扶貧標兵。
你的代養項目,可以說將桃花鄉的貧困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我們做扶貧工作的同志,都要感謝你啊。”
張長吉還沒跟這種級別的人物打過交道,帶著參觀的時候也沒深入交流過,微微有點緊張,聞言趕緊答道:“孫書記過獎了,我也不過是從本村的幾個貧困戶身上得到的啟發,做了一點小事而已,而且我們長昭公司本身也從這個項目里面獲利了,大家算是互惠互利。”
孫書記點了點頭:“雙贏才是扶貧工作的出路啊。國家不可能無限制的補貼下去,我們要為貧困戶造血,自己也能獲得好處,這樣才能長久。”
下面一群人紛紛點頭,表示孫書記說得很對。大家做了這么多年的工作,難點就在于如何做到持續性的雙贏。
逢年過節給點米面油容易,讓貧困戶自己學著造血,讓國家減輕負擔,這樣才是真正的脫貧。
孫書記喝了一口茶,眉頭微微皺了一下,繼續問道:“小張,看你豬場現在的規模,2022年大概能出多少頭豬苗?”
張長吉心里計算了一下,打了點埋伏:“大概四萬頭左右吧,很多新豬,今年估計都只能出一胎。”
其實他報的數字,按大家的平均水平,就是正常數字。
按他的豬場的生產水平,這個數字應該是七萬到八萬頭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