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辦的錢主任也精神起來了:“張總既然有心,在咱們縣算得上投資第一人了,咱們的土地打個九折,問題不大,面積的問題也好商量,至于預留土地的問題,咱們簽個三年,咱們縣里就給張總留三年。”
三個老狐貍心里都在偷笑,三年算個屁,那地方都荒了好幾年了,只要你答應了三年之內買下來,孫書記和錢主任都算立了大功了。
而且這不是十畝八畝,是前期一百畝,后期四百畝,總價達到了九千萬之巨,這對一個農業縣來說,簡直就是天降橫財,不開心才怪。
而且后續的稅收,就業,這些都是妥妥的功績。
五千萬額度的貸款,利息七個點,肯定是偏高;縣級工業園的土地18萬一畝,也堪稱黑心價,但張長吉也不太懂這些,反而覺得這樣一來,自己的工廠馬上就可以開工,節省的時間遠不止這個價錢。
考慮了不到一分鐘,便點了點頭,老老實實的說道:“我也是第一次做工業項目,這些東西也不是太懂,但王行長和錢主任給的條件都還不錯,我們長昭公司感謝各位的支持了。”
既然張長吉已經進了套,幾個家伙生怕夜長夢多,當時就讓秘書起草協議,在孫書記辦公室就把意向定了下來。
等張長吉一走,孫書記就拿著手里還熱乎的協議拍了拍:“張總真是咱們政府的貼心人啊,我正在愁下一批扶貧豬苗,兩千萬的資金缺口怎么辦,他就給咱們送錢來了。”
錢主任笑呵呵的送上一記馬屁:“還是孫書記厲害,頭一批,靠著一片荒灘,就從張長吉手里換到了四千只豬苗,算下來扶貧辦能賺一千萬,這次又靠著土地,從他手里換到了資金,看來咱們縣的貧困問題,離解決不遠了。”
王行長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有錢就好辦事,咱們縣里要是多出幾個張總這樣的善財童子,全體奔小康也不過是三五年的事情。”
三個人呵呵的笑了起來。
根據協議,張長吉可以以豬苗抵付一百畝的土地款1800萬,但預留的那四百畝土地,要交400萬的定金,保證三年之內付清余下的土地款。
僅這一項,就為縣里提供了2200萬的扶貧資金。接下來還要在土地上面建設廠房,安裝設備,雇傭人工,這些都會極大的推動縣里的經濟發展。
按張長吉的原話,整個工廠預計在七月份試生產,也就是說,還能為縣里提供半年的稅收。
他可是親口告訴了在座的三人,原牧集團昨天就已經向他下了價值五億的意向訂單,不過因為數額太大,擔心出意外,沒有答應而已。
孫書記光是想著年產值十億,能夠提供的稅收,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
真不能怪他,農業縣的日子大多不好過,如果本地沒有國家項目,光靠著幾個要死不活的小工廠,連人都養不活。
也就是這幾年,能賣一點地,勉強能做一點事,但也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