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的光線漆解決了電費問題,國網公司已經在做計劃,準備投入三到五萬億,升級現有的電網,到時候不管是居民用電還是賣電,都不會有問題。”
張長吉至此也沒有太多意見。
他的光線漆確實產生了一個新產業,但新產業崛起,代價是踩著太陽能面板產業的尸體。
雖然多花了一點錢,但這錢撒下去,能無形中就減少很多敵人,自己也能獲得大批的現成工廠,改造一下就能開始生產光線漆,大家算是皆大歡喜。
他也不傻,直接就將國外還沒來得及轉回來的錢扔給了政府,也不搞什么分期付款了。
畢竟他還只是一個商場的新手,想把國外的錢帶回來,操作太復雜,搞不好還要勞動潘朵,說上一堆好話。
國家當然不在乎,反正是大賺的一筆,直接就在外面把錢花光了。
十五六億人口,買多少東西都不嫌多,糧食,礦產,木材,石油,反正買就完了。
人心惶惶的太陽能板產業也迅速穩定下來。因為長昭科技總部發來了通知,所有人原地待崗,工資照發。
接下來就是九牧國內自動化設備廠家的狂歡,上萬億的訂單直接將他們砸得暈頭漲腦,科技城的那條生產線就是他們合力完成的,現在有了經驗,復制幾百條生產線,當然不是個事。
“一個月工資超百億?”
張長吉看著胡昭玲遞過來的工資清單,也是頭皮發麻。好家伙,他接盤的太陽能板工廠總人數才七十萬人,這平均工資都往一萬五去了。九牧國有這么發達了嗎?
“主要是原來那些公司高管,他們就吃掉了一半還多,工人實際上拿得很少。”
胡昭玲一解釋,張長吉就懂了。
“工廠只保留生產管理人員和工人,其它的那些原來公司的高管,選擇有能力的,調到科技城來做管理工作,要么降薪,安排到公司相應的部門,要么辭退,按勞動法給補償就行了。
原來是幾十家公司的管理人員,現在全部合到一家公司了,我要幾十個財務總監干什么?”
拿起清單翻了翻,張長吉感嘆道:“好家伙,兩百個管理,管一百個一線工人,怪不得工人的工資老是漲不起來。”
手指在桌子上敲著,考慮了一會,對旁邊的總裁辦主任吩咐道:“擬一個文件,現在生產線改造期間,工資按以前的標準發放,但生育補償政策,開始按長昭科技的標準執行。正式開工之后,所有一線工人,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十。”
總裁辦主任有點遲疑:“老板,他們以前是12小時兩班制,我們長昭科技的標準是8小時,現在工資還漲一半,那人工成本就高了兩倍了。還要發生育補償,這個人群可是好幾十萬啊。”
張長吉點了點頭:“沒事,這只是開始,算是穩定人心,等正式開工之后,其它福利,都要慢慢提升到和我們現在的工廠相同水平,只是現在生產線改造,公司抽不出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