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成從床上懶洋洋的爬了起來,看了看手機,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了。推了推睡在身邊的老婆:“懶婆娘,趕緊起床去食品機拿飯了。”
他是南緬土著,這個名字還是更換身份證的時候,他給自己起的,感覺比他原來連姓都沒有的名字威風多了。
他今年三十歲,以前就不怎么勤快。靠著幾畝地種點水稻木薯混日子,一家人自然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反正餓不死。
南緬氣候溫暖,住個竹樓倒也不怕凍著。
張長吉進了南緬,他家的日子倒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了起來了。
全家四口住上了寬大的樓房,雖然他也沒錢裝修,但也比以前的竹樓強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每天三餐都能到食品機上拿,小病直接領點藥回來吃,年紀輕,也沒犯過什么大病。
孩子們自己早上就去食品機上吃了東西,直接被無人駕駛的校車接去學校了。
他和老婆兩人在小區里面的學習室,用學習頭盔灌到高中畢業水平,注射了長壽藥劑,也就懶得動了。
在他們看來,反正還有一百多年壽命,又不愁吃喝,干嘛要去干活?
昨天晚上兩口子就打游戲打到兩點多鐘才睡下。
這樣的日子,從他們搬進新房子就開始了。
如果不是張長吉強迫孩子們都要上學,他都想讓孩子長到18歲了,直接一次性灌到高中水平拉倒。
至于會不會做題,會不會思考,師大成才不在乎。
反正現在已經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老婆剛要出門,師大成就叫住了她:“幫我買兩條內褲回來,都破洞了。”
兩人有兩個孩子,每個月可以領2000元的兒童補貼,這就是他們全家買衣服,交話費等零零散散的開支來源。
“唉,宮保雞丁有點吃膩了。”
一邊往嘴里扒飯,師大成一邊抱怨:“來來去去就這十來個花樣,政府就不能多開發一點菜品嗎?”
南緬女人在家里沒什么地位,聽師大成抱怨,老婆也不敢搭腔。
師大成勉強將飯扒到嘴里,直接將餐盒丟到垃圾桶里,也懶得換衣服,穿個拖鞋,就下樓來了。
他家分在38樓,站到電梯里,看到電梯上貼的“積極參與學習工作,建設未來美好生活”的標語,冷笑一聲,心里暗道:“傻子才工作。”
他對面就有這樣的一個傻子,跟他同村一起分過來的。
兩人還是小時候的玩伴,卻跑去學了軟件,現在在軟件研究院做實習生,每天都要工作六小時,一個月也就三四千塊錢,早出晚歸的。
下得樓來,附近幾棟樓里面像他這樣的閑人還不少。
大家一般都是睡到臨近中午起床,吃過中飯后,就湊到一起打撲克,下棋,混到晚飯時間,然后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