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投入在這個工地的破山機一共100臺,裝載機500臺,礦車5000輛,工作人員800人,破山機和裝載機,都是遙控操作。
每天可以開采石頭5000萬噸,差不多也就是我們面前這座小山的重量。”
說是小山,其實這座山也不小了。
如果按他們的說法,每天挖掉這樣一座山,已經是讓人恐怖的工作效率。
換菲律賓自己來,怕不是要挖大半年。
“對了,如果從山區里面挖出礦石,這個礦石歸誰所有?”
代表團的團長馬上想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菲律賓的金礦什么的可是不少,萬一在挖山的過程中,挖出了什么大金礦,那是很有可能的。
“礦石當然是歸你們所有,我們會跟你們倒在指定的地方。但相應的,你們要補償我們雙倍的石頭。”
團長點了點頭,人家幫你挖了礦石,只是要雙倍的石頭,這簡直太便宜了好不好。
一群人就在那里看了大半天時間,這座五百米的小山,已經崩得只剩下了一百多米的底座。
想必到了天黑的時候,那座小山也就會跟他們現在所站的地方一樣,變成一塊光滑平整的石頭地面了。
在代表團眾人看來,在這種地面上蓋房子,甚至連地基都不用修整了,只要挖幾個洞,灌上幾根樁,直接就可以蓋起來。
修路的話,甚至只需要直接畫上道路標記線,就是一條平整寬闊的石頭路面,看看那些在路上跑得飛起的礦車,這路面有多堅實可想而知。
“可以問一下,你們開采一噸石頭,一直到運到港口裝船,成本是多少?”
團長看了半天,心癢難耐,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
“不到一元!800個工人,每天工資不過三十萬元,主要消耗就是氫燃料,不過我們有核聚變電站和光線漆,用電分解水制氫,成本非常低。”
來之前,他們特意調查過菲律賓自己的開采成本,即使是不計環境影響,用炸藥爆破開采,他們的成本也在三十到五十元左右。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有了代表團的現場觀摩,菲律賓對張長吉承諾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信心大增。
代表團回來不到一個月,就正式和南緬簽定了項目合同。
這期間,又陸續有幾個靠近赤道的國家,和南緬簽署了類似合同,開始為張長吉的太空電梯計劃提供石頭。
“真是瘋狂的計劃,不過需要這么多太空電梯嗎?不是有一座就夠了?”
“這是對環境的瘋狂壓榨,他在海中填12個這么大的平臺起來,對海洋環境會造成多大的破壞,你們想過嗎?”
這么大的工程,根本瞞不過人,張長吉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反正他選定的地點都在公海上,也不需要給誰交待。
不然你以為他搞這么多航母在旁邊巡邏是吃素的。
面對網上的議論,各國的詢問,他給出的答案統統都是:這是咱們星際移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