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面對菩薩那種尊位的神仙,他們這區區凡人就算提前知道,又哪里抵抗得了?
所以施梓如果只是為了過來傳這個消息,除了給他們帶來恐慌,其實起不到什么作用。
施梓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但他還是過來了,而且這也有泄露天機之嫌,應當不會只是為了來傳一個消息。
施梓卻搖了搖頭,說道:“貧道確實只是為了過來告知陛下此事,畢竟那孔雀大明王可是佛母,若不是不想陛下到時候不明不白地遭禍,貧道也不愿過來趟這趟渾水。”
國王卻從他話中聽出了別的意味,連忙說道:“道長,不知怎樣,寡人才能避過這次禍患?”
很顯然,這是再讓施梓提條件了。
此時杏仙留在了會同館中,沒有一起跟過來,施梓不擔心有人傷到她,也不怕她會跑了。
其實原本施梓倒是想要將她帶上的,不過杏仙卻是自己甘愿留下,還說自己作為婢女,沒有得到國王接見的資格。
其中的暗示之意,施梓卻又怎么會聽不明白,不過裝不明白是肯定地,反正不帶她來也不影響什么。
所以此時這殿中只有施梓和國王、王后三人坐著,當然旁邊還站著木頭人一般的侍衛。
施梓便看了他們一眼,國王明白他的意思,立時便有些遲疑起來。
雖說他相信施梓的身份,畢竟那通關文牒經過查驗,也是沒問題的——當然不會有問題了,施梓畢竟是曾經幫助過唐太宗并他的幼子避過大禍的,別說通關文牒,就算是使者印璽他這里也有。
國王想了想,便點了點頭,他畢竟也是自幼習武,若連他自己都反抗不了施梓,那也別想指望那些侍衛什么了。
而施梓若真有輕易制住他的實力,也不需要兜這么大一個圈子。
讓侍衛們散去,國王才說道:“道長,現在肯說了吧?”
施梓笑道:“若是陛下信貧道,那便有兩個選擇擺在陛下面前。其一,待你們成婚后,讓王后拜貧道為師,貧道帶她遠游三年,三年之后,自會將她帶回來歸還。
“其二,大婚取消,陛下此后也不設王后,如此便可避禍。”
國王當年傷了大明王菩薩的兩個孩子,所以給他的報復,當然也是兩個。
當然,菩薩到底還要講一些臉面,所以直接要他死倒也不至于,便與王后分開三年,還有一個就是國王的病了。
施梓對這段印象還是蠻深刻的,猴哥弄了個藥方,讓他吞服下去之后,就將原本梗在肚子里的粽團吐了出來,然后就沒事了。
所以他的病,也就是受到驚嚇之后,食物梗在腹中才造成的,雖不致命,卻也令他茶飯不思、終日苦痛。
按照佛教一飲一啄,自有定數來看,其實只需要滿足了兩個條件,應當就能夠平息了這段因果了。
當然,前一個好說,后一個施梓總不能故意給他弄一個病,只能看他往后會另有什么遭遇了。
國王聽聞施梓說完,并不惱怒,只是頗為為難。
而王后亦是緊抓他的手,滿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