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上官家的車馬行也知道車轱轆是關鍵,所以在江家父女走后,立即也派出了人去大肆收購車轱轆原材料。
然而,上官家已經失了先機。
羅正強那時候已經與供貨商簽訂了合同。
一般能長久活下來的廠家,契約精神還是有的。
故而,雖然上官家后邊對這些供貨商又開出了高價,但因為合同的存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供貨商反悔。
不過,即便是這一小部分供貨商的木料,羅正強也不愿意被上官家搶了去,故而也再次出了高價格,最后將絕大部分原材料都搶了過來。
原因有二,一是他要做大自行車的決心,二是自行車可觀的利潤。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
即便雙方反復幾次提高了原材料的價格,羅正強推出的自行車,單輛自行車的利潤依舊可觀。
所以,分店遍及象州的羅正強,一開始的確是狠狠的賺了一筆。
充足的原材料,高昂的利潤,當然要擴大生產線,加班加點投產,尤其是車轱轆這個關鍵部位!
為此,羅正強還在四處聘請各種生熟手木工師傅,好盡量快的生產出更多的車轱轆。
那幾天,羅正強的嘴巴笑得就沒有和上過。
然而,歡樂的日子,也到此為止了。
羅氏的自行車推出半個多月以后,上官家也推出了逃花牌自行車。
相較于他們羅氏的自行車,逃花牌自行車還多出了幾種零部件,車籃、剎車以及車鎖這種防盜裝置。
在看到這種加裝零部件的自行車后,羅正強就后悔當初沒有買江家婦女的圖紙與想法了。
可誰能想到,一輛自行車,還能搞出這么多花來?
尤其是看到居然還有三輪車這種東西!
羅正強就更加后悔了。
其實,原本若只是這樣,他們在原先的自行車身上多加點零部件就好了。
可致命的是,桃花牌自行車,即便加裝了好幾樣東西,價格卻反而只有他們羅氏的一半!
三兩銀子的自行車,這怎么可能?
成本都收不回來啊!
難道是上官家在虧本賺吆喝?是不是神經病?家大業大也禁不起這樣敗啊。
想到手下查回來的消息,說自行車這項業務主要是那個只有十六歲的上官淇負責的,羅正強就在心中冷笑了。
果然是個敗家子!
羅正強一開始還淡定的等著,看上官淇什么時候被上官家吊起來暴打。
可在廠房的木工師傅,給出了桃花牌自行車的車輛研究報告后,羅正強就笑不出來了。
尤其是在看到桃花牌的自行車車轱轆,居然用的是一種廉價材料后。
手下分析過了,這種車轱轆的原材料完全可以勝任自行車的日常搭載量,規格不用跟馬車車轱轆一樣高也夠用。
緊接著,又有手下調查得知,那時候上官家是假意與羅氏爭搶適用馬車的車轱轆原材料的,目的是讓他們羅氏高價購入。
想到當初,自己還為搶到大量高價原材料而沾沾自喜……
這就好比他羅正強高高興興的跳進了上官家給他挖好的坑,還高高興興的自己埋了自己。
羅正強登時氣了個倒仰。
醒過來后,一想到工廠堆放的海量車轱轆,以及合同上約定的,后續還要繼續購入的原材料,羅正強就覺得腦殼疼。
當然,也懊悔不已。
早知道……當初就不把江家婦女趕走,老老實實的把圖紙給買下來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