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說清楚,我們想推廣這種針法,后期我們還是從她那兒接活兒,且只提供此種走線……”江若暖斟酌道,“應該會同意的,如果她不愿意,我們可以換一家嘗試……”
“只能這樣了。”錢氏無奈搖了搖頭,道,“可惜不是我們自己家的鋪子,否則到時候要怎么推銷,要怎么定價,不都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可惜,她們前段時間買了三畝地,花了一百八十兩。
這段時間又在建房子,兩畝宅基地就是一百二十兩,剩下的起房,購置新物件兒,加上自己打家具,估計也不下二百兩。
如此一來,五百兩就這么去了。
雖說建房子的錢,是小女兒自己掏的,可錢氏手中也只有兩百多兩了。
如今兩個孩子在讀書,每年就是幾十兩的花費。
不算小女兒手中的錢,兩百兩也不經花。
何況開鋪子,不是件小事兒,需要的錢可不少。
萬一賠本,手中的錢指不定都得被拖死進去。
“開鋪子,前期投入太大了,而且也不知道能否做得下去。”江若暖搖頭,“別看程氏布莊多年屹立不倒,可周邊的一些小布店,來來回回的,可換了不少家。”
錢氏點了點頭,沒再提這事兒。
前不久,母女兩也討論過是否在鎮子上開鋪子的問題。
但江若暖明確表示,一個鎮子上店鋪能銷的量太有限了,且還有幾個店鋪在競爭呢。
不說前期還要投入租金,置辦布料成衣以及人工的成本。
她們連布料的進貨渠道都沒有。
渠道這種東西,鬼才會跟你分享?
沒有個幾年的時間,經歷金錢去慢慢摸索,他們還真搞不到成熟完善的各種渠道。
投入、風險太大,不劃算。
相比開鋪子,江若暖倒是有另一種風險小,成本低的法子。
首先,縫紉機江若暖能自己造,衣服家里人也能自己學著用機器縫。
只要先讓程氏布莊開始售賣,隨著時間的拉長,百姓們漸漸接受此種針法的衣服……不怕訂單不增長。
倘若他們東起鎮的百姓能接受,那么周邊的鎮子,縣城的、府城的呢?
如果銷路打開,訂單增多,那么到時候他們再雇村子的婦人來做工……
一個成衣廠不就出來了嗎?
廠房掙的錢,應該比一個鋪子的多些吧?
畢竟,這么多店鋪幫著銷售呢。
當時錢氏聽著連連點頭,覺得也是這么個理兒。
可今日聽女兒提到打開程氏布莊需要花費心力,就不免擔心了起來。
“娘,只要有利益可圖,老板娘會愿意的。”江若暖拉了拉錢氏的手,安慰道,,“不要擔心。”
錢氏勉強扯出一個笑容,眉心卻沒舒展。
顯然一點都沒被安慰到。
想了想,江若暖道:“俗話說,送禮好辦事……我看看,弄點什么投其所好的東西吧。”
錢氏按了按眉心,起身道:“好了,我去新房那邊看看進展,你琢磨琢磨吧!”
(寶貝,留下收藏評論推薦月票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