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婦人衣著樸素,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常在土里刨食,家境較難的農婦。
這樣的人不會是他們店的大主顧,但她剛才在店里邊的話,可是影響到了他們店鋪的聲譽的。
她可以不在乎這個婦人,卻不能不在乎自家布店的口碑。
故而,后邊補充的話,是說給其他人聽的。
婦人用手指挖了挖耳朵,嗤笑道:“難道人家縣城的布店就不用人工和租金了?”
花老板氣節,正想反駁。
那婦人卻不耐煩繼續聽她叨叨,氣憤的轉身走了。
看那架勢,是真的想走路上縣城買衣服。
兩人的對話,一字不落的傳進了店鋪中所有人的耳朵里。
婦人的話挺有道理,花老板的解釋似乎真的挺沒有誠意的。
這會子眾人覺得手中,原本性價比還算高的棉衣,忽然就不香了。
很快,店中客人呼啦啦走了一大半。
看著走掉的客人們,店鋪老板伙計,一時間相顧無言。
花老板陰郁著一張臉,回到柜臺后坐下,腦海中又閃現了過去這段時間發生的種種。
自入冬以來,就不斷有人來她店鋪問,有沒有這種夾棉背心襖兒,或者是類似的棉衣。
一開始花老板還搞不清楚狀況,直到有人指著身上的夾棉背心詢問,她才明了。
當時她細瞧,發現這種針腳走線,跟之前江若暖家出產的手帕子荷包等物品,是一樣的。
她心中瞬間就有了猜測。
迫于林家的勢力,一開始,她都沒太放在心上。
可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明顯就是爆款啊。
花老板覺得,她必須要采取點什么措施了。
明顯,遇到類似狀況的人,并不只花老板一人。
幾個布店老板又喝了一次茶,包括程紅,眾人一致認為,拒絕江若暖,就是在把錢往外推。
原本的江若暖只是小打小鬧,他們可以為了不得罪林家,舍棄那點蠅頭小利。
可照如今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情況就不對勁了。
他們不與江家合作,損失的不僅僅是江家產品帶來的利潤了。
還有其他商品的銷量,也跟著走下坡路了。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客人進店買東西,往往都不只買一樣的。
例如,此人想買夾棉背心,可能還會連帶著買點花繩、荷包等之類的物品。
如今大家進店一問,沒有夾棉背心?得,去其他有的地方買,然后順便也在同一個店買點花繩、荷包什么的。
換句話說,江若暖家的產品擺在縣城或者其他鎮子的店鋪,也帶走了他們東起鎮其他布制品或布料的銷量了。
這還了得?
幾個布店老板一合計,便組成了一個小團體,一同到林夫人面前去哭訴。
一開始林家并不松口,林依依的反應更是激烈,明里暗里諷刺幾個老板。
幾人羞憤之下,回去又喝了一次茶。
都是東起鎮的人,誰還沒有個親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