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寶寶,已經大變樣了。布爾和已經會喊媽媽了,弘歷已經在蹣跚學步了。
雖然出生時,布爾和小了一些,現在也快有哥哥高了。一個說話快,一個怕是要先走路。
雖然實在古代,香香還是用她在現代的時候,學到的知識,來養些孩子們。
因為兩個寶寶吃的是母乳。半歲了,香香才開始給他們添加副食。這在秦嬤嬤的眼里,已經算是過分的啦。
別說皇家的孩子們,這個年代,大戶人家的孩子們。大部分都要吃到兩三歲,孩子自己不吃了,才斷奶。
弘歷六個月長牙齒,布爾和七個多月才長。那個年代沒有什么好的補鈣措施,除了從膳食里得到。
孩子周歲了,天氣也涼了。本來香香都想斷奶了,可是秦嬤嬤一再的要求,連一向不干涉香香如何養孩子們的四爺,也參與了勸說的行列。
最后,香香終于妥協了,先讓孩子們吃到一歲半再說。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肯定是怎么好怎么來呀。
而且,香香除了在吃的問題上,胎教的時候就開始,和四爺一起給孩子們念詩,講故事。
這個習慣,延伸到他們出生,延伸到周歲,都沒有改變。現在每天午休后,不用香香提醒,寶寶們拿著額娘玩的時候,伸手都會拿書給香香了。
有時候,香香會給她們畫畫看,有時會給他們講故事。而且,在孩子們八個月大的時候,香香就陪孩子們撒紙玩,還帶上了一下乖巧的大格格,把下人們和四爺都嚇了一跳。
從那次開始,四爺確定,等孩子們長大了,香香會是那個帶著孩子們,搗亂的人,又無奈又寵溺!
休息在家的這段日子,香香對自己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而和孩子們相處時,卻有些天馬行空。
不過沒辦法,自己愛呀,寵著唄!
今天天氣不錯,想在院子里抓周,所以香香讓人依靠著梧桐樹,搭了一個簡易的涼棚。
而秦嬤嬤忙前忙后的操心孩子們著“抓周”事兒,說這是孩子們周歲時,最最重要的事情了。
話說老一輩的人覺得孩子周歲時,已初懂人事。據說這一天,可以測出孩子一生的情趣和志向,所以炎黃子孫都有“抓周”的習俗,滿人也有。
甚至,今天中國的很多人都在延續這個習俗。嬰兒滿周歲之日,其家人將紙筆、書冊、弓箭、頂戴、樂器、煙酒、賭具等,放在固定的位置上,讓嬰兒去抓。據說抓到什么,將來就要干什么。
弘歷是哥哥,當初是哥哥先來。鋪好的大毯子上,香香把弘歷放上去,弘歷坐著看了一會兒,才向著那一大堆東西爬去。
這是,四爺似乎想到了什么。把自己的印章,也放在了抓周的那堆東西里。
快到地兒的時候,弘歷竟然站了起來,讓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看著他搖搖晃晃的走了過去,直接拿起了四爺,剛剛放下,最不起眼又小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