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易子而食這件事對萬寧產生了不小的心理沖擊。
雖說遭遇了滅門慘案,但從小她是在父母呵護下長大,沒有缺衣少食,沒有挨凍受餓,所以當她一個人獨自面對世事,一點點揭開每個案子背后的殘酷真相時,她總會覺得抑郁寡歡。
案發現場的視覺沖擊遠遠比不上背后人性險惡的心理沖擊來得大。
滄岄瞧著萬寧臉色不好,安慰鼓勵了她幾句,然后在她的要求下留下她一個人冷靜冷靜。
兩人回到房中,羅震音不免擔心道:“我看寧兒臉色不佳,留她一個人真得可以嗎?”
滄岄道:“寧兒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每次碰到案子卻都能沉著應對,可見心志堅定。但她畢竟年齡小,在這世間善善惡惡中沉浮,心中總會有所觸動,她需要消化,如此才能成長。讓她一個靜靜也好。總好過一件事接一件事的積壓,最終讓她承受不住。”
羅震音心疼道:“寧兒這孩子既像她爹一般聰慧,又像蔓蔓一般有主意,可是她畢竟還是個孩子,她本該過著錦衣玉食、安定愜意的生活,現在卻要承擔著她這個年紀不該承擔的重擔。我真是擔心她呀。”
滄岄拍了拍丈夫的胳膊,沒再說話。
心里頭卻也是十分擔心萬寧。
當初她和羅蔓蔓穿越到這個架空的時代,雖然頂的也是十多歲少女的身體,但她們實際上卻是身經百戰,有著深刻閱歷的成熟女性,面對各種殘酷詭異的案子,她們能泰然處之,追求真相時,她們能不畏艱難。
萬寧卻不同,她從外到內都是十五歲的少女。擱現代,這個年紀的少女正在上學,青春洋溢,前途如畫。
但在這個時代,這個年紀的少女已經訂親嫁人,為人妻為人母,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族的希望。
她們很多都難有自我,難有美好的未來。
就如余萍。
所以,萬寧能有自己的追求,她必須支持,哪怕前路艱難險阻,她也要助她披荊斬棘,闖出一條陽光大道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經歷的磨難,不得不磨礪的心性,她不得不狠著心讓萬寧獨自承受。
梅花香自苦寒來,她堅信萬寧不會讓她失望。
過了不知多久,正在房間休息的滄岄和羅震音聽見有人敲門。
打開一看,正是萬寧。
“舅舅、舅母,我剛剛靜下來梳理了這個案子查到的一些線索,想過來與你們說說。”萬寧手中拿著紙筆,認真地說道。
滄岄古井無波的臉上難得露了笑,她就知道這孩子不會讓她失望。
側身讓萬寧進屋,三人圍坐桌子旁認真分析起案子來。
紙上畫著余家的譜系圖。
萬寧分析道:“這次到江林可謂是不虛此行。我們掌握了幾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一條是余大郎原來是雙生子,他還有個弟弟叫余貴。出生時被余知抱去和人換了……食物。”萬寧說到此,眼中閃過一抹悲色,想到那個被煮成肉湯的女嬰,她就覺得五臟六腑都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