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有些好奇地問道:“既然如此又為何要分家呢?”
余馳道:“這是我祖父的意思。
大伯剛剛發跡時,大祖父就去世了,接著二祖父也走了。
祖父便覺得大伯發跡怕是得罪了什么,又或許祖父是意識到了什么,所以他便請了一些風水先生,道士、和尚到老宅來算卦做法。
最后得出了大伯的生意越來越旺,必須靠長輩的陰魂來維系。祖父嚇壞了,便與曾祖母提出要與大伯那房分家。
曾祖母同意了。
大伯也同意了。
那時,大伯提出雖然分了家,但老宅這邊所有的開支他都會支持,曾祖母年歲大了,不宜遠行,故還是留在老宅安享晚年,由我祖父代為照顧。
二伯是要單獨立宅,還是與大伯或我這房同住,由他決定。
二伯便與大伯一起去了秀州。
所以最后我們余家就這樣分為了老宅和新宅。
晚輩們的排序也就按兩家來排。”
萬寧點點頭,說道:“這樣就清楚了。”
她之前來到江林,看到余馳已經十七八的年歲,但比他小的余駿卻序齒排在了第三,在余駿之前,余二郎膝下有兩個兒子,都已過二十,若是整個余家來排序,余駿不該排在第三位。這讓她感到有些奇怪。
剛剛她忽然想到一種可能,就是老宅和新宅其實早已是兩個家族,所以才會這樣排序。
不過,萬寧也聽明白了,這新宅和老宅不過是宗譜上分了家,在經濟上還是靠大房維系的。
所以他們這邊其實還是受著大房掣肘,在家事上沒什么發言權。
“這次大姐沒有過來,我倒是有些意外,但想著大伯出了這樣的事,她作為女兒要在新宅那邊主持著大伯的喪事,也是合情合理。”余馳忽然提到了余萍。
因為余萍身上發生的慘劇,萬寧在聽到余馳提及她時,還是感到心頭一顫。
這真是個可憐的女子啊。
“余大姑娘突遭喪父之痛,又要照顧有癡傻癥的弟弟,怕是無法到老宅這邊給老太君敬孝了。”萬寧隨口符合道。
余馳感慨道:“駿兒也是可憐,一出生就得了這樣的病,這些年大伯雖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可駿兒卻沒讓他少操心。
不過大伯對駿兒還真是好,總喜歡把他帶在身邊,對他也不會不耐煩。”
萬寧聽了,便問道:“余大郎會帶余駿經常回老宅來嗎?”
余馳道:“每次大伯回來都會帶著大姐和駿兒,大娘子倒不是每次都回,想來是驍兒年紀小,有些不便吧。”
萬寧繼續問道:“馳郎君,你剛剛提到說余大姑娘沒回來你有些意外,這是為何?”
余馳道:“大姐與曾祖母感情很好。她雖然出生后一直隨著大伯在水栗村生活,但回余家后,就先養在了曾祖母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