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已經陽歷3月了,但倒春寒逼著他們不得不穿著薄一點的棉衣,卓琳身上穿的就是用新棉、花布做的薄款棉衣,正適合倒春寒的時候穿,外面再套一層單衣,預防穿臟,可以換洗,所謂單衣,也是用普通的棉布做的衣裳,褲子也是薄棉褲,不是黑就是藍色,這年代的有錢人就去買呢子大衣,有版型的棉褲,黑皮鞋了,卓琳可不敢那么張揚,所以隨大流的穿著自己做的棉衣。
土是真的土,但是穿著很舒服,也很接地氣,什么年代就穿什么年代的衣服,才像樣嘛!
雖然她覺得高中同學沒啥可聚的,但人家兩個男生這么主動,她也不好意思拒絕啊,只能把人領回了家。
路過菜市場的時候,看到賣雞的,徐陽非要買一只,她沒攔住,只能由他去,考慮到家里還有從老家帶回來的臘肉,五個人吃倒也夠了。
人多的時候,最適合做貼餅子地鍋雞,再加入夠味兒的臘肉,粉條,玉米面餅子,哎呀,那味道光是想想,就要咽口水了。
七十年代的京城,只要你能撿回來柴火,地鍋是存在的,再不濟你要覺得柴火不夠,可以底下是柴火,上面放一個煤球,這要能用大鐵鍋燒出地鍋雞的味道。
因為人多,卓琳又買了土豆、豆腐、紅薯做配料,這些入味兒后,味道賊好。
回了家,又從瓦罐里,拿出兩個圓椒,這種辣椒不辣,特別有肉感不說,還很能出味道,在地鍋雞里加兩個大圓椒,味道會得到一個提升。
對外卓琳說的都是租的房子,老爺子老太太是房東(這些早就和老人家說好),平時對她很照顧,所以人領回來,卓琳說要大家一起吃的時候,誰也沒有表示出不滿,卓琳喜歡將所以的配菜都準備好,然后端到院子里開炒,調料什么的也提前配好,到時候一下子放進去就好,什么蔥姜蒜啊的,也是直接從大瓦罐里面找。
徐陽和周濤參觀過她的小屋,并且看了放在院子里的招牌,三輪車之后,對卓琳的佩服,也是油然而生,她一個女生尚且能自食其力到這個地步,身為男生的他們,委實覺得汗顏。
“你這瓦罐就是百寶箱吶,什么都有,竟然還有一些不是季節的菜?”
對于反季節的菜,卓琳的統一回答是:“我認識一個搞農業研究的朋友,他在京郊有幾畝地,專門搞這種反季節的蔬菜養殖,平時他會給我帶一些過來,我還想著回頭我跟著他學學,看看能不能在這院子里種種試試。”
這是徐陽和周濤第一次聽反季節的蔬菜,在卓琳的普及下,兩個人恍然大悟的同時,有些懊惱的抓頭。
“咱是不是選錯了專業啊,我怎么覺得我們應該去農大?”
“你的工商管理,將來早晚會管得到食品這一塊兒呀。”
卓琳驚訝的看向徐陽:“你不是物理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