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各方面調查,一共經歷了三輪,問的卓琳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等好容易結束對他們的問詢,距離開學已經十多天了。
卓琳身體養好之后,就再也坐不住,楚江看她身在曹營心在漢,也不敢再留她。
“要不你回去吧,免得功課落下太多,我這情況還得再養一個星期,等我好了,就去學校看你。”
卓琳有些不好意思,“那你一個人行嗎?”
“行,有啥不行的?都是內傷,這些外傷不礙事,我自己能走能動,無非吃飯讓人照顧著幫忙買回來就行了,你看你也耽擱十多天了,既然對我們的問詢已經結束了,那你就趕緊回學校,別落太多功課,你再補回來了。”
通過這段日子的問詢,她大致了解到這次鐵路上的災難,很有可能是源于我國核試驗的機密泄露。
那對中年夫婦雖然是科研人員,但卻是通過特殊渠道拿到的機密資料,因為正常的科研人員不可能不做任何防護就只身運送資料,這不合規,也沒有任何的安全防范意識,他們之所以出事兒,估計是與第三方談判談崩了,對方直接無視他們,過來明搶了。
這次安全事故問題挺大,上了廣播電視,報紙,據說死亡人數達到了三十六人。
先是塌方,后又兩列火車相撞,想到他們那么多人努力的結果,仍然死了三十六人,她就覺得很心痛。
當然,問詢的越是具體,就越是說明那個箱子里的東西重要。
卓琳離開醫院之后,確定沒有人跟蹤自己之后,先后去了京城的幾個保密級單位門口。
之后選擇某研究所,趁著天黑,用藤蔓的力量將箱子轉送到了研究院保安室的門口的地下。
她在箱子上用報紙上裁剪下來的字,寫了一封簡單的信。
“各位科研人員,你們辛苦了,我是**列車上的乘客,在**事件中提前一步將箱子保護了起來,后因各種原因,沒敢將箱子拿出來,怕給自己找來不必要的麻煩,箱子從未打開,里面的東西沒有動過,具體是什么我不知道,希望各位收到箱子之后上交到有關部門。”
之后,她就在門口等著,親眼看到安保人員看到箱子之后,給里面打電話,看到穿著白大褂的人聯系相關防爆組織,共同押送箱子進入研究所內部后,她才松了口氣,轉身離開。
辦完這件事,她回王府井了一趟,這次出這么大事兒,父母提心吊膽那么多天,她得多陪陪他們。
等熬到周一,才去了學校。
闊別兩個月沒見到同學們,卓琳表示十分想念,本以為會受到熱烈的歡迎,結果到了寢室,才發現宿舍的氣氛有些低沉,大家只是抬頭看了她一眼,眼睛里帶著各種情緒,然后低下頭各自忙各自的。
被無視了?
好像哪兒不對勁兒呀!
平時總是呆在宿舍無處可去,又對所有人都無比熱情的葛大紅,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過來歡迎她。
她下意識的往大紅的床鋪看過去,結果這一看,她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