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方毅對目前大致情況的介紹,楚堯化身街溜子,溜達一圈,詳細了解情況。
客觀上而言,奇葩科技實驗室的門檻,屬實很高。
想進來,國內,清北復交起步。
還得是第一學歷。
一開始還有不少本科生,現在基本得研究生了,博士大佬也一群。
國外,也得是全球前一百的知名高校。
首先通過線上網上的答題,然后進入學術委員會評測,采取集體投票制度,進來之后,就相對比較寬松了。
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自主選擇課題,選擇小組。
如果沒有相應類型,那也完全可以自主申報,再經過學術委員會集體評審通過后,就可以拿預算,自己挑大梁做項目。
最高權力,屬于學術委員會。
選拔制度極其民主,全體投票,每年換屆。
另外,在學術委員會之外,還有紀律委員會和事務委員會。
硬生生搞出了一套似是而非,近乎“三權分立”格局的非常規模式。
不得不說,這群人,是真能折騰。
不過,這也是“自驅力”的象征。
楚堯一直覺得,人和人之間的根本差距,除了智商以外,就是自驅力和自律水平。
能把自己管好,能和別人理性而客觀的溝通,做事就差不到哪里去。
“這套制度又是誰設立的?”
楚堯看著方毅,隨口問道。
“大家集體討論出來制度,投票表決的,完善細則后,全票通過。這個事兒的發起人是許一諾,不過在投票的時候,她主動棄權。”
嗯?
聽到這話,楚堯提起興致。
這就有點意思了。
許一諾自己有印象,那個過目不忘的女生,很漂亮,情商不算高,但很有領導氣質。
有點類似于上學時班里“團支書”那種角色。
“她為什么棄權?”
“這我就不知道了,估計是高風亮節吧。現在許同學在做新能源汽車的項目,同時還兼職做汽車測評,電池測評,以及對外商務合作,這些領域,一人肩扛很多事兒,哦,對了,還順便把咱們的自媒體渠道都接了過來。”
“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方毅笑著說道,看表情和眼神,也是隱藏著幾分恰到好處的仰慕。
這樣的環境中,大家都是聰明人,誰也糊弄不了誰。
誰是真心干事兒的,誰是混日子的,誰能力強,誰能力弱,一眼就看的出來。
即便排除性別上帶來的客觀差距和相對優勢,許一諾,也絕對屬于那種很有人氣、口碑很好的同事。
聽到這些,楚堯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也沒調侃多說什么。
并不是什么錯事。
自己沒有那么強的掌控欲,也不至于因為一個女生野心比較大,就刻意去平衡或者打壓。
時間還長著呢,先看看再說。
于是隨口轉移了話題。
“目前有多少項目?”
剛才聽方毅匯報時,印象就挺深刻,那個“門禁系統”的項目編號,是0027,看來他們應該是對全部項目都做了編號。
很有工程管理的思維。
這都屬于基本素養了。
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屬于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極其扁平。
“現在的項目編號,推進到了0082號。”
“嗯,是這樣,學術委員會制定了一套標準,基本將所有項目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需要大額投入但必須要做的項目,第二類屬于理論階段暫時沒產出但特別重要的攻關,第三類則是性價比比較高,難度不算很大且市場應用前景比較好的。每個類型的項目,在本年度,都會有一定的比例,差不多各三分之一的名額吧,剩下的一成,機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