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妖狩司離開后,宋植趁著雨勢還未大,藏在枝葉遮蔽下,匆匆向著江南道行去。
青牛村離江南道的城鎮只有半里路,不多時宋植便走到了鎮門口,雖然天空依舊陰沉,但淅瀝的小雨此刻卻忽地停了。
并且宋植還遇到了熟人。
這是一伙抱著木桶,盛滿濕衣裳的浣紗女,正簇擁著向鎮中走去,有說有笑的。
其中一名女子瞧見了遠遠停立的宋植,揮起了手:
“京城的姑娘!”
宋植無奈的搖了搖頭,不是都說了自己不是姑娘么,但還是走上前客氣的說道:
“秀蘭姐,你們這是去哪里?”
李秀蘭示意身邊的伙伴不用等自己,獨自留下與宋植一同向鎮中走去,熱情的說道:
“我們將衣裳送到布坊司去晾曬,咦,還不知道姑娘姓什么?”
宋植微微頷首,淡笑著回應道:“在下姓宋...實非姑娘。”
李秀蘭聞言打量起宋植的面容,那眉眼確實是如女子般修長嫵媚,但眼神卻清亮透徹,有一股少年的機靈,讓她有些恍惚,這種反差似乎只在那里見過...
“哎呀,原來是宋公子,怪我眼拙了。”李秀蘭略帶調侃的笑道。
“無妨的。”宋植擺了擺手,說話間二人已經走入了鎮中,宋植摸了摸腰間的錢囊,轉頭問向李秀蘭:
“秀蘭姐,宋某初來乍到,江南可有什么好的吃食,可否推薦一二。”
李秀蘭沉吟片刻,說道:“江南吃食可有講究,但要說最合口味的....宋公子可以去那四月齋,就在前方的一處高樓,想必是不會錯的。”
雨后的街面漸漸有了行人,江南的人與京城那塊多穿錦緞,百姓也披袍束腰不同,多是簡單的衣衫,或許是雨水多的緣故,女子也穿著清涼的短褲,扎著各式的辮子,頗有韻味。
幾個孩童已經在街角踢起了蹴鞠,寬窄巷里的人們也陸續走出來,搬出板凳嘮起了嗑,街道上并沒有幾家攤販,卻沒有顯得孤寂清冷。
反而是成雙而行的年輕情侶們,書寫著江南別樣的情調。
宋植側目望去,對江南又多了幾分了解,有人等煙雨,有人怪雨急,這兒的人更懂得生活,若非大世危矣,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宋公子,你繼續前行便能尋到四月齋,那我就先走了。”
二人走到一處路口,李秀蘭轉頭對宋植說道。
告別了浣紗女李秀蘭后,宋植繼續向前踱步而去,與不夜城,京城都不同的是,這里的酒樓客棧很少,大都是茶館以及外地不常見的...
戲園。
不一會宋植就找到了‘四月齋’,這所謂的高樓不過也就是個三層的閣樓,或許是現在天色尚早,里面并沒有什么客人。
于是宋植挑了一個三樓靠外的雅座,向外望便是江南道的風景,可以看到此鎮綿長,直入群山伸出,云霧繚繞難以窺見全貌。
只是當宋植從小二那拿到菜單,才知道為什么這兒較為出名了,這菜的價格也太貴了吧!?
最便宜的一道前菜,也要二兩銀子,主菜隨便一道更是五兩銀子起步,這....這也太瞧得起我了吧。
或許是看起來氣度不凡,那浣紗女才會推薦這么好的店家,卻不知此刻的宋植已經陷入了經濟危機,早已不是暴發戶了。
宋植趕忙看了眼自己的錢袋,發現只有十兩銀子了,這些錢若是緊俏著花,倒也能支撐幾月,不過這下...
看著小二在一邊熱情的介紹了半天菜品,宋植屁股也坐熱了,倒也不好起身離開,只能硬著頭皮點了條便宜的姜絲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