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云端,看著那道劍氣從洛陽城而出,逐漸蔓延到整個世間,便嘆了口氣。
在遠處還有另外一位圣人,他的身側有一道符箓飄在半空,他看著這幅景象,平靜說道“朝青秋這斬天一劍,卻先在人間游走,也說得上用心良苦了。”
朝青秋說最后一劍要讓整個世間的劍士看看,所以他這一劍,便從洛陽城開始,蔓延到了整個世間。
那些劍氣哪里只是劍氣而已,那些劍氣里包含著的是他朝青秋這一輩子的劍道真意。
這些劍道真意,別說到底看到了多少,即便是鳳毛麟角,都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這畢竟是劍仙的一劍。
劉圣緩慢的直起身子,看著那道劍氣,然后才緩慢說道“這一劍才起了個勢,便有如此威勢,等到了真要離開人間的時候,該是何種壯闊風景”
陳圣平靜道“這一劍的威勢不知道如何,但是我知道你肯定會很高興。”
朝青秋一劍斬開天幕,是千年難得一見的盛事,但是最愿意見到這一幕的,還是那些垂垂老矣,快要離開世間的圣人們。
比如眼前這位。
朝青秋斬開天幕,他們若是膽量足夠,便可以跟著朝青秋一起離開人間。
要知道,不止是六千年里,而是整個有修士開始,便沒有任何一個修士離開人間是用一劍斬開天幕作為離開方式的。
古籍里記載的那些滄海修士,境界到了滄海的臨界點,便自然會經歷劫難,從而離開。
可不知道為什么,到了朝青秋這里,這位劍仙便要選擇如此決絕的辦法,而且最主要的是,即便他選擇這么決絕的辦法,也都沒有人會質疑他斬不開天幕。
畢竟前面兩次,已經證明了,朝青秋要斬開天幕,不難。
陳圣漠然道“你若是離開了,局勢有變化。”
劉圣悠悠道“這個世間,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要死了。”
是的,這個世間要死的人很多,但是最令人矚目的,還是那幾個人而已。
道門圣人里,劉圣的壽數到了最后,很可能會死去。
儒教里面,那位有只禿筆的常圣,也要死了。
這位圣人在看到人間的那道劍氣之時,便走下了云端。
沒有要多久,這位常圣便來到了一座小城的學堂外。
那只筆在他懷中,他站在學堂的窗外,看著學堂里的景象。
有個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們念一篇文章。
里面有好些精彩句子。
常圣站在窗外,安安靜靜的聽著,平靜無言。
那篇文章是他數百年前寫的,流傳到世間之后,已經被很多修士奉為圭臬,里面很多精彩句子都廣為流傳,但其實那些句子,常圣都不喜歡。
他最喜歡的其實還是最后那句,“生死如常。”
那是他最喜歡的一句,卻不是最好的一句。
因為寫出這句話的他,也不能做到生死如常四個字。
他如何能夠淡然的看待生死
做不到的。
他相信這個世間也沒有人能做到。
嘆了口氣。
常圣要轉身而走。
忽然學堂里傳來了聲音,“先生留步。”
是那個教書先生走了出來。
常圣停下腳步,看著他,想聽他之后說些什么。
常圣一身讀書人打扮。
那個讀書人朝著常圣拱手,問道“先生如此打扮,想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在下這些日子一直有個疑難未解,不知道是否可以和先生探討一二”
常圣想了想,覺得有些意思,于是便伸手說道“拿來。”
他沒有說可以,也沒有問是什么。
他就只說了一個拿來。
說了這個,也就夠了。
他能夠成為這個世間的圣人之一,真不是因為修為足夠了而已,他寫得出那么些好文章,自然也不是因為外人捧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