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戰斗連隊有百人,設有一位連長、一位副連長、一個施法者小隊(三人),一個火力小隊(五人,含有一名連隊戰旗手),以及三個戰斗排。
每個戰斗排設有排長一人、副排長一人、外加三支戰斗小隊,每個戰斗小隊十人,各班均有班長、副班長各一名,當然也有可能由排長或者副排長兼職。
其中戰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品,不僅僅代表了戰團的精神,更是嵌套了眾多李宏深領主空間中高精尖的技術,像是戰陣,輔助陣法,定位,空間擴容等。
每一個戰旗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小型的軍火庫和治療所,其中存放的彈藥可以供應起所在的隊伍打一場高強的戰爭,同時還可以形成一個防護矩陣,讓戰士們在里面休息恢復。
在完成了軍隊改制,成立了戰團之后,李宏深又開始對刀鋒戰士進行擴軍,從洪軍中大量的選拔優秀士兵成為后備役,而后加入到刀鋒后備役訓練營進行培訓和磨煉。
最終把刀鋒軍團擴展到十萬人數的時候才停止了下,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大幅度的降低普通級戰士們的數量,大概普通士兵和刀鋒戰士的比例堪堪維持在十比一。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領地的晉升,以后普通戰士的數量還會在進一步的壓縮。
而伴隨著的戰士數量的削減,李宏深還對研究院下達了新三系融合戰士的研發任務。
新的三系融合戰士還是在刀鋒戰士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就目前而言,研究方向和目標分為了兩種方向。
一種是增加護盾和護甲的防御力,同時對于自帶的火力進行加強,讓這樣的戰士可以成為行走的戰爭堡壘。
目的是讓他們可以快速消滅敵人的雜兵,并針對一些大型目標發動威力巨大的攻擊,此項目被命名為火騎士計劃。
第二種則是對行動力和敏捷性進行加強,把攻擊力拉到當前的極致,同時增加光學迷彩、干擾迷霧、電磁束縛等技術。
讓他們可以游走在戰場,針對那些高階敵兵,就算可能無法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但卻也可以配合其他兵種,陰一下敵人,起到阻止、騷擾等作用,此項目被命名為游俠計劃。
而且在這兩種戰士研發時,李宏深往里面增加了一項血統融合技術以及一份基因調制技術,這是李宏深從晁利茲大佬那龍人道兵那里取得的靈感。
他是在雷迪克世界,看到晁利茲的部隊后,才想到了這樣的靈感。
當時李宏深就直接求到王衍,通過王衍與晁利茲的交談,李宏深用他自己的三系融合技術以及星際戰甲約束病毒,和晁利茲換取了她的血統融合技術以及基因調制技術。
這次技術交換看似李宏深虧了,但其實并沒有,甚至如果李宏深不是軍團自己人,同時被晁利茲看好,還有王衍出面,他都無法換到這份技術。
因為兩者的階位,相對應的經驗,以及所需要的資源都各不相同。
晁利茲拿到了李宏深的星際戰甲約束病毒和技術手冊后,還需要再自行研究和轉化,因為李宏深對她來講階位太低了。
而李宏深拿到了晁利茲的技術后,幾乎可以用到超凡階段,同時晁利茲還給了許多基因種子。
像是比蒙的,五色龍族的等等,這些是她之前實驗用剩下的,現在都分出來一些給到李宏深。
在王衍把這些東西交到李宏深手上的時候,還打趣的推他說,李宏深有超高的小白臉資質,家里有個小富婆,現在又受到另外一個富婆的包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