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行業適合他們做呢?
“無論做什么,第一步就得要走出農村才行。待在農村,你永遠都發不了財。去城里,去大城市,去特區,無論做什么,都比待在農村強。”
韓松林很肯定的道:“趁著年輕,大家可以試著拼一把。現在,整個華國,只要你有心,除了種地外,無論你們做什么,都能夠賺到錢。就是去城里收破爛,都比在農村強。”
收破爛發家的人有嗎?
韓松林很明確的說,村里面,以后就有人在省城去收破爛,人家直接在省城買了好幾套房。
“具體怎么賺錢,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去悟,我說再多,也不可能說,手把手的教你。”
“我最后在說一點,賺到錢之后,怎么才能夠讓錢保值。不要回農村修房子,千萬不要。在城里面買房,無論如何,都要在城里面買房。”
韓松林具體的確沒有說怎么賺錢,可他的話,最大的意義在于,打開人們的一個思維吧。
城里面的機會,自然比農村多。
這點,沒有什么說的。
只要進到城里面去,韓松林也不擔心說,這些人賺不到錢。
最少可以去找力活吧。
如果頭腦聰明點,自然能夠找到賺錢的點。
至于說腦袋笨點的話,那好好做個打工人吧。
韓松林不知道有誰能夠走出農村,反正對他來說,已經盡到了作為自己對同姓氏之間的一個道義。
以后吧,韓松林心里面也能夠說,心安理得。
下午的時候,韓松林沒有玩牌,柳玉煙卻是坐上了牌桌。
韓松林帶著一群小孩子,跑去鄉上買擦炮之類的東西。
過年了,怎么能夠少得了這些。
想不到這重生回來,居然當了一回孩子王!
回來的路上,韓婷和韓英子就叫著走不動了,要韓松林抱。
還好,這次一起出來的小孩子,除了她們兩個之外,其他的最小也六七歲,大的十幾歲。
抱起韓婷和韓英子,對韓松林并不顯得說吃力。
韓松林不僅僅買了火炮之類的東西,還買了風箏。
這看到有風箏賣,韓松林突然想起,自己真的好久一段時間沒有放過風箏了。
距今,已有近二十年吧!
韓松林最后一次放風箏的記憶,應該在小學的吧。
風箏是用布做的,上面還畫著鳳凰圖樣。
看起來,挺好看的。
就是風箏上的竹架子有些太細了點。
韓松林準備回去說給搞整一下。
見到其他小孩也很想要的樣子,韓松林直接每人都買了一個。
至于說擦炮什么的,那就更加多,每人一塑料袋,里面都給裝了不少。
掃貨?
還真的有那么點意味在。
所以當韓松林帶著一群小孩子提著東西回來的時候,其他人都有些不知道說什么。
只能夠說,有錢人的世界,真的不懂。
韓松林回來之后,就找篾刀去弄了根竹子,然后將風箏給加固了一下。
最少是,布和架子得要綁牢固了。
這放上天之后,高空當中的風,還是挺大的。
韓松林記得,就有風箏給吹爛的記憶。
一切準備好之后,又是前往風箏坡。
這原來叫什么,韓松林真的不知道,反正以后在這里放風箏的人多了,一說起風箏坡大家都知道。
這坡沒有高大的樹木,坡上就一片草坪。
算是一個純粹的石頭坡吧。
周邊,也沒有電線之類的經過,放風箏什么的,最為合適。
當然,這風箏坡也是兩個村,幾個生產隊的交界處。
將風箏放飛,這對韓松林還挺簡單,掌握了一定技巧,好吧,也沒有什么技巧,注意掌握風向就好。
風箏坡上面,真的很適合放風箏,這上面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