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現在我們的拖拉機產能,已經提升到每天五十臺。現在,看還要不要繼續的提升?”
產能提升與否,這必須得要問問韓松林才行。
五十臺!
韓松林并沒有立刻的回答,這一天五十臺,一年就18000臺拖拉機。
年產值近三億!
“現在銷售情況如何?”
張樂平回道:“銷售和生產基本上能夠持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剩余。”
銷售出現剩余?
“生產上,不易在進行擴大了。我們現在更加應該做的事情,將精力放在新產品上面。新車測試的情況,如何?”
“挺順利的,現在研發部那邊,在不斷的進行改進。相信,在國慶前,就能夠完成定型。”
韓松林:“順利就好。對了,你對江中那邊的工廠,熟悉嗎?”
“還算熟悉!”
“前幾天的時候,我見到了汪輝成市長,和他聊了一下。他的意思,有些希望說,我們福星工業能夠接手一些工廠。”
張樂平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搞企業嘛,這種事情避免不了;企業在一個地方,那么和地方上搞好關系,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然,憑啥人家就會全力的支持你啊?
可是,現在的問題,不在于福星工業吃不吃的問題,而在于吃下之后,是否能夠消化的問題。
張樂平:“老板,我們現在很多零件,就從江中那邊采購的。”
韓松林:“你的意思是說,收購這些零件工廠?”
“我聽說,蜀川內燃機廠,還有蜀川齒輪廠,現在都已經不太行了,工資都開始發不出來。這兩家廠子,在技術上面,相當不錯的。”
韓松林微微愣神,他還真的沒有聽說過這兩家廠子。
“那內燃機廠,做什么的?”
“柴油機的,單缸柴油機,他們做的柴油機,比我們要好不少。”張樂平實話實說。
別看福星工業在研發上面投入大,可畢竟時間尚短。
機械這東西,進步快,那真的也快。
可需要精雕細琢的地方,那也不少;這都得要用時間來慢慢打磨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行。
發動機這塊,華國為什么一直比不上國外,是華國的研發人員不努力嗎?
說華國研發人員不努力的人,都傻瓜!
華國的研發人員和工程師們,和國外的比起來,那全部都是勞模。
張樂平:“老板,現在我們雙缸發動機生產人手有些缺乏,而單缸發動機的拖拉機需求量,并不那么大。”
單缸發動機的馬力也就22,而雙缸發動機的馬力能夠達到48,馬力越大,動力就越強,能夠拉動的更大的重量。
“所以,我想將我們的單缸發動機停產,專心生產雙缸發動機。至于廠里面對單缸發動機的需求,就從蜀川內燃機那邊采購。”
韓松林從來都沒有想過說,福星工業要掌握整個拖拉機生產的方方面面。
這不現實。
福星工業能夠如此快的將產能提升到每天五十臺的產量,很重要的原因,福星工業很多的零部件都對外進行采購的。
福星工業只掌握核心技術的生產以及組裝。
韓松林沒有說話,對外采購發動機,這點韓松林自然沒有理由說拒絕。
他在想,蜀川內燃機廠的事情。
既然能夠掛著蜀川的名,那么說明這家廠子,是蜀川重點的一家工廠。
在技術實力上面來說,應該有的。
韓松林不懂技術,可還不能夠曉得,自家廠子里生產的單缸發動機挺不錯的啊!
而張樂平現在卻說,人家生產的比你好。
韓松林看了眼張樂平,他不覺得說張樂平在騙自己。
此時韓松林心里面,能夠冒出來的唯一想法: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