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未來星海集團一些發展策略。
“在未來,工業必然會是和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高度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實現以信息物理系統為基礎,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的一種生產模式。”
韓松林如此說了,那么必然會對其進行布局;曾光云微微的感覺到意外,說實話,企業主動的對未來進行布局,真的很少。
現在華國的民營企業,屬于一個草莽年代。
草莽英雄有一個什么特點?
對未來沒有什么太多的規劃,明明能夠占據時代的制高點,可依舊的將牌打得稀爛。
可以參考歷史上面那些草莽人物,他們共同的特點,屬于時代造就他們,他們卻不理解時代會變化的。
最終被新時代所拋棄。
“面對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我們星海集團已經在做一些布局。我們收購了有望軟件,就是為了打造自己的工業軟件系統。想要探索未來工業的智能生產模式。”
有望軟件因為免費的緣故,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人家是國產的。
所以一些國內的研究所,現在也在開始使用有望軟件。
在更新迭代上面,有望軟件可做得相當快。
另外有望軟件還獲得了一些其他支持,比如說人才。
國外工業軟件發展的時間的確長,可也并沒有到就追趕不上的程度。
就智商而言,韓松林一直都有一種感覺,外國人跟個二傻子沒什么區別,他們怎么就成為世界第一的?
難道歸咎于,人家積累得太深厚,或者因為他們意外的出現了不少天才?
好吧,是不是這樣子,已經不重要,反正現在有望軟件發展得還算不錯。
韓松林本來想要說工業4.0的,可惜工業4.0在未來提出多年,華國也制定了2025計劃,可韓松林對于這工業4.0了解真的不多,之前說的一個概念,都屬于這個概念火熱的時候,給記下來的。
具體應該怎么搞,韓松林只能表示,先投錢研究技術,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
有足夠的技術積累,星海集團能夠面對任何的挑戰。
“額,智能生產模式,能夠具體說說嗎?”
“就是將整個生產的消耗,產出,能耗,庫存,銷售等等的數據進行整合,全部都能夠在集團總部可以實時的進行查看。集團總部能夠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工廠的生產。”
曾光云好奇道:“你們現在已經做到了?”
韓松林笑著搖頭:“現在這個系統還在進行研究,想要實現正式的運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實際上,韓松林有點沒有說,星海集團已經在開始慢慢用上這個系統。
這個系統,也是韓松林提出來要的,然后由有望軟件來進行實現。
以后很多的工廠里面,都會有這樣子的一套系統。
隨時的都能夠掌控生產數據。
米易相當看好這套工廠管理系統,有望軟件也組建了精干的團隊來進行系統的開發工作。
這個系統管理的,可是生產工廠,自然對系統的穩定性上面,要求相當高。
任何的bug都不行。
為了防止出現問題,這套系統運行的環境,并不準備在winds系統上面,而是準備用有望軟件依托Linux內核自己開發的系統上面來運行。
相比起民用電腦系統市場,工業系統好像要更加重要一點。
當然,也不是說就一點民用市場都不要,而準備主要走辦公市場。
隨著星海集團越發的強大,必然能夠影響到越來越多公司。